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5日電? 題:南疆扶貧一線的大學生
新華社記者孫哲
“沒想到南疆農村和印象中的完全不同,沒想到村民這么熱情,也沒想到這一年里我的進步這么大,?!毙袑⒔Y束在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前進鎮(zhèn)亞貝希村的一年“駐村”生活,田恬用了三個“沒想到”來概括自己的感悟。
2018年,亞貝希村成立了“青年學子實踐工作站”,在給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學習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維吾爾語)實習生搭建語言實習平臺的同時,強化補充基層扶貧力量,。2019年7月,,新疆大學維吾爾語專業(yè)的大三學生田恬和5名同學來到亞貝希村,開啟為期一年的實習,。
出生,、成長在北疆,,田恬和同學們對南疆所知不多?!耙郧爸宦犝f這里條件比較艱苦,,盡管老師向我們介紹過注意事項,但來了后才發(fā)現(xiàn)還是有很多不同,?!?/p>
初來乍到,亞貝希村改變了田恬以往的認知,?!按謇镉鞋F(xiàn)代化的被服廠、服裝廠和核桃加工廠,,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xiàn)就業(yè),。”按照村里的安排,,田恬和同學們各自成了村里產(chǎn)業(yè)項目的日常負責人,。此前未曾接觸過產(chǎn)業(yè)運作的他們從零開始,每天為員工打考勤,、計件和管理檔案,,定期了解每一名村民的家庭狀況。
“剛接手時我很困惑,,為什么要天天入戶,?但后來發(fā)現(xiàn),很多村民家里的情況只有通過入戶才能掌握,?!碧锾裾f,如今她已對分管的村小組了如指掌,,和不少村民都成了朋友,。
田恬和同學們的第二個職務,,是亞貝希村的夜校老師,。每周四晚,亞貝希村的村民服務活動中心都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方,。由于擁有雙語優(yōu)勢,,田恬和同學們的國家通用語言課程通俗易懂,受到了村民的廣泛歡迎,?!敖?jīng)常下課后還有人追著我們問?!?/p>
讓她感到高興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可以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白咴诼飞?,不時會有村民主動同我們打招呼?!彼f,。
“我們剛來時,村里除了跳麥西來甫就沒有別的文娛活動,?!碧锾窈屯瑢W們還發(fā)現(xiàn),村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文體活動卻依舊單調匱乏,,便決心為村里帶來些變化。她和伙伴們編排節(jié)目,、組織快閃,,在場上既擔任主持人,又擔任演員,,撐起了村里文體活動的一片天,。近一年時間里,他們先后參與組織了近40場文體活動,。
過去,,南疆鄉(xiāng)村交通不暢,信息閉塞,,各類農產(chǎn)品和加工品銷售渠道有限,。田恬和同學們到來后,為亞貝希村搭起了向外的“橋梁”,?!叭ツ?月,我們開了家網(wǎng)店,,將村里的木耳,、核桃和生產(chǎn)的被褥等都搬上了網(wǎng),還為產(chǎn)品設計了商標,?!碧锾窀嬖V記者,同學們還自發(fā)向親友推介,,在朋友圈里廣泛宣傳亞貝希村的扶貧產(chǎn)品,。
在扶貧專干、新疆大學青年教師楊磊的支持下,,他們還開設了名為“楊老師的扶貧日記”的微博賬號,,并先后拍攝制作了30余部短視頻,,將視角擴大到村莊變化的每一個場景。
大學生們的鏡頭記錄著鄉(xiāng)村的變化,,鄉(xiāng)村的變化也見證著這些年輕人的成長過程,。從南疆駐村必過的“跳蚤關”,到照顧自己的日常起居,,田恬和同學們已逐漸告別過去的稚嫩,。“剛來的時候也很想家,,但村民們對我們都很熱情,,很快便消除了陌生感?!碧锾裾f,,有時隨村干部走訪入戶一上午,返回宿舍時滿口袋都是村民送的核桃和桑葚,。
如今,,田恬和同學們已融入亞貝希村,把自己當成了“村里人”,。他們感慨,,哪怕休假回家一周時間,村里的變化也很大,。2019年,,亞貝希全村實現(xiàn)脫貧,村集體收入達到49.2萬元,。
今年初,,同學們主動申請留在村里協(xié)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天不亮,,他們便井然有序地開展一天的工作,,向村民們宣講防疫知識,還一起拉橫幅,、制作雙語宣傳單,、錄制“疫情小喇叭”。
“盡管只是實習,,但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很高興能夠參與到亞貝希村脫貧致富的工作中,,這段經(jīng)歷也讓我受益頗豐,?!?田恬說。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