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6月25日電 特寫:“蔬菜競技場”里名堂多
新華社記者陳夢陽,、鄒明仲
一座亮堂堂的百米大棚里,,空氣中散發(fā)著蔬菜的清香,。一整片綠色,、紫色的生菜長勢喜人,整齊地“躺”在齊腰高的栽培床上,。掀開“床墊”,,令人驚訝的是,茂密的根系浸泡在清澈的營養(yǎng)液之中,,看不到一點泥土,。
這是位于遼寧省鐵嶺縣凡河鎮(zhèn)的蔬菜大棚?!拔覀冊诟闩嘤缕贩N的‘蔬菜競技場’,。”遼寧依農農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于偉說,,公司從國內以及荷蘭,、日本等多個國家引進不同品種做試驗,優(yōu)中選優(yōu),,找出產量最高,、抗病性最好的品種,然后推薦給農民朋友,。
今年55歲的于偉1999年來到鐵嶺縣,,從承包當地一家育苗廠干起,20年間逐漸干出一個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的專業(yè)育苗公司,。20年前才5畝地的園區(qū),,現在已經擴展到1200畝,整個園區(qū)分布著98座大棚,,從高處俯視,,蔚為壯觀,。
依農公司每年引進20多個作物類型,、300多個品種,繁育各類果蔬種苗1億余株,。公司園區(qū)內,,半米長的茄子、像葡萄一樣掛滿棚架的小番茄,、五顏六色的大辣椒等令人眼花繚亂,。談起育苗,于偉說,,“這是件非常有意思,、更有意義的事,里面的名堂很多,?!?/p>
在一座專門篩選辣椒品種的大棚里,,幾十排足有一人多高的辣椒植株長勢喜人?!斑@里每一排就是一個不同的品種,!”工作人員的介紹讓記者著實吃了一驚。
為了幫農民朋友選到最好的蔬菜品種,,依農公司不僅與遼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還與十幾家國外相關企業(yè)保持著密切聯系?!熬褪且蠂H國內最新的優(yōu)良品種和種植技術,,讓咱們農民朋友種起菜來事半功倍?!庇趥フf,。
遼寧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長劉愛群說,從國外引進的這些優(yōu)良品種,,以及先進的標準化種苗培育模式,,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加快了技術更新步伐,,提升了遼寧蔬菜產品的質量,。
柏松是這里的技術員,幾年前剛從南開大學生物技術專業(yè)碩士畢業(yè),,水培生菜的營養(yǎng)液就是他所在的團隊經過兩年時間,、幾十次試驗后研制出來的?!跋裎疫@樣的科技人員公司還有十多名,,有博士、碩士,,也有本科生,。”柏松說,,來到公司工作主要是被這里的發(fā)展前景吸引了,。“給農民朋友們選苗,,確實有意思,!”
在這個“蔬菜競技場”里,科技的力量隨處可見,。室外30多攝氏度高溫,,育苗溫室里卻涼爽宜人。工作人員說,自動遮陽棚,、排風扇,、地下水循環(huán)冷卻系統會隨氣溫升高依次啟動,保證大棚內的適宜溫度,。自動化,、標準化生產程序下,每個大棚內的成品蔬菜都長得差不多大,。一根根白色的管道里,,循環(huán)流淌著手工調配的營養(yǎng)液,提供了符合水培蔬菜生長要求的均衡“飲食”,。
科技的力量讓這里的苗更對農民的“胃口”,。“以水培生菜為例,,與土培方式相比,,生長時間縮短30%,單產顯著增加,?!卑厮烧f。
每年,,公司都會接待上萬名農民朋友來實地考察,。“就是讓農民朋友到現場來看,,各個蔬菜品種的特點,、優(yōu)劣一目了然,選起苗來心里就有數了,?!庇趥フf。
當地的土地流轉費用隨著“蔬菜競技場”的發(fā)展而水漲船高,,從而帶動了農民增收,。于偉告訴記者,依農公司從農民手中流轉土地的價格達到每畝1200元,,是農民種植旱田玉米收入的兩三倍,。
遼寧省近年來鼓勵推進設施農業(yè)標準化生產,,對包括依農公司在內的育苗經營主體提供必要的財政,、金融支持。鐵嶺縣委書記孫永東說,,種苗是豐收的根本,,我們高度關注蔬菜種苗企業(yè)的發(fā)展,在土地流轉、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做好服務,,鼓勵企業(yè)不斷提升自身科技水平,。
“我這輩子就干了這么一件事,還要繼續(xù)干下去,。育苗這件事實在是有意義,!”于偉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