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題:“雙慶”時刻,,為中國人的家國天下情懷動容
新華社記者李蓉
今年中秋恰逢國慶,萬戶團圓,,舉國同心,。在難得的“雙慶”時刻,回顧中華民族在特殊的一年里迸發(fā)的家國情懷和天下情懷,,令人倍加動容,。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決勝全面小康和全民抗擊疫情兩條戰(zhàn)線交織,,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守望相助,,取得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zhàn)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已進入決勝沖刺階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今年,,全體中國人民將努力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同時向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靶】怠钡拿篮迷妇?,寄托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期盼。歷史行至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夢想,,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夢的現階段目標,充滿了感召力和凝聚力,。
夢想照進現實,,敢于奮斗、善于奮斗的中國人實現連續(xù)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近1億驟降到去年的500多萬,,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更將前所未有地實現“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和“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中國政府年內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心大、要求高,、規(guī)劃細,,其中甚至包括北方住房要通風,南方住房能保暖,。
月到中秋,,經歷戰(zhàn)“疫”的民族團圓愈加可貴。中國人民既有實現富國強民夢想的信心和決心,,也有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勇氣和擔當,。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是建國以來最大的公共衛(wèi)生危機,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zhàn)和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中國人民的奉獻精神,、團結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醫(yī)務人員出生入死,、白衣執(zhí)甲,,譜寫新時代的英雄贊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體中國人嚴格執(zhí)行防疫措施和隔離制度,中國人的團結自律令世界動容,;中國付出巨大犧牲和代價摸索出的戰(zhàn)“疫”之道被世界廣泛借鑒,。
松柏之質,經霜彌堅,,經歷疫情考驗的中華民族以更加挺拔的身姿迎風傲雪,。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肆虐世界的新冠疫情,面對來自外界的擠壓,,中國始終堅持做好自己的事,。中國將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大力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術,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zhàn),,完成從制造業(yè)大國到制造業(yè)強國的轉變,,中國必將以更加自信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東方。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投射到世界則是立己達人,、人溺己溺的天下情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自古以來“大同世界”期盼的現代闡釋,,代表了中國人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國率先控制疫情后,發(fā)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范圍最廣泛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中國積極復工復產,,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信心和動力,。
多年來,,中國通過實際行動造福世界,帶領其他國家共同發(fā)展,。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使相關國家約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中國的減貧方案和經驗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研究樣本,。世界糧食計劃署執(zhí)行干事戴維·比斯利表示,世界應該認識到,,中國在自身消除貧困和饑餓的努力中取得了“巨大進步”,,未來還將繼續(xù)在全球消除貧困的努力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佳節(jié)雙至,,明月輝映著中國千家萬戶團圓相聚的笑容,,華燈照出中國人自信豪邁奔向未來的身影。中國將繼續(xù)在自身發(fā)展的基礎上,,篤定前行,,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