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通訊:“民間文化使者”添彩中古友誼
新華社記者
一首維瓦爾第的《四季·春》漸起,吉普西立起足尖,翩躚而舞,。突然,,練功房外喧囂起來,。是上課的孩子們來了。
吉普西停下備課,,開心地同她們一一打招呼,幫助她們整理舞裙,、發(fā)飾,。不一會兒,這群“小天使”便手執(zhí)裙擺,、踏著小碎步款款飄入教室,。
白色的燈光一齊點亮,教室里頓時亮堂了起來,。孩子們面帶微笑,,隨著一聲聲法文專業(yè)術語做起了熱身。
這家位于海南三亞的芭蕾學校有些特別,,上課的是清一色的古巴老師,。其中,吉普西是來華時間最長的一位,。
2013年4月,在中古民間文化交流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演員吉普西與20多個同事受邀來到三亞一家劇院駐扎演出,。
當時的她懵懵懂懂、不善言辭,。整整兩年,,她極少外出,沒有交到一個中國朋友,。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把來海南度假的5歲女孩瑤瑤介紹給吉普西,希望她在芭蕾技巧方面給予小女孩一些指導,。
沒有正規(guī)的場地,,她們便借用朋友的拳擊場,每天堅持訓練幾個小時,。在吉普西指導下,,瑤瑤進步神速,半年之后便在國外的一次舞蹈比賽中獲獎,。
這大大鼓舞了吉普西的信心,。2018年底,吉普西決定創(chuàng)辦一所芭蕾學校,?!拔蚁氚炎蠲赖募妓嚺c最真的感情,帶給這些中國孩子,?!奔瘴髡f,。
憑借專業(yè)技術和耐心教學,吉普西贏得了越來越多家長的信任,。很多前來海南越冬的“候鳥”家長也慕名把孩子送來學舞,。為此,她陸續(xù)邀請了4位古巴舞者朋友來華執(zhí)教,,教過的中國孩子已有400多名,。
在中國的7年間,吉普西不僅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事業(yè),,也在不知不覺間出任了“民間文化使者”,。
2020年是中國和古巴建交60周年。作為西半球首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古巴與中國互為同舟共濟,、唇齒相依的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兩國在人文交流領域也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勢頭,涌現(xiàn)出一大批“民間文化使者”,。
與吉普西不同,,從事文博工作的尤萬里在中國留學后又回到了古巴,因為他覺得自己還有一個未完成的使命:向古巴民眾介紹中國瓷器以及瓷器背后所蘊含的東方哲學和精神,。
尤萬里供職于古巴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十幾年前,他偶然接觸到館藏的中國藝術品,。面對1000多件精妙絕倫的中國瓷器,,他頓時著了迷,如饑似渴地穿梭于各大圖書館,,尋覓研究中國陶瓷的文獻,,卻收獲寥寥。
這成了尤萬里的一個“心病”,。2014年,,他獲得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如愿來到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在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學習鑒定古陶瓷器,。
尤萬里異常珍惜這次機會。沒多久,,他就跑遍了當?shù)卮蟠笮⌒〉牟┪镳^,,每次上課還總要向?qū)熃鑾妆静貢厝プ屑氀凶x。4年后,,他獲得了考古學碩士學位,。
回到哈瓦那后不久,,他就在博物館內(nèi)組織了首個中國瓷器專題展覽——中國18世紀瓷器展。之后,,他又推動在博物館內(nèi)設立了東方陶瓷永久展廳,。
在尤萬里心中,中國之行賦予他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充滿東方情趣的審美和個性,。工作中,時不時泡上一盞清茶,,已經(jīng)成了他的“職業(yè)習慣”,。
當手中的瓷器在陽光下變得晶瑩剔透,他眼前似乎又浮現(xiàn)出霧雨中的江西村鎮(zhèn),,草木青翠,,清泉抱石。
“我已經(jīng)是一半中國人了……我希望通過自己小小的努力,,讓古中兩國人民更好地認識彼此,、了解對方?!泵蛏弦豢诓?,尤萬里淡淡地說道。
文化交流是心靈的對話和友誼的紐帶,。瓷器的風韻,芭蕾的優(yōu)雅,,見證的只是中古文化交流互鑒中一個小小的橫截面,,更多驚喜正等待著下一個60年來揭曉。(執(zhí)筆記者:黃順達,;參與記者:朱婉君,、楊冠宇)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