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題:在平等和相互尊重軌道上推進中美經貿磋商
新華社評論員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本大阪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不再對中國產品加征新的關稅。這次元首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釋放了通過平等對話解決經貿問題的積極信號,向國際社會和全球市場注入了互利合作的正能量,。
中美兩國雖然存有一些分歧,,但雙方利益高度交融,合作領域廣闊,,存在巨大利益交集,。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充分發(fā)揮雙方經濟互補優(yōu)勢,,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實現長足發(fā)展,。中美貨物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6335億美元,,增長252倍,,服務貿易額超過1250億美元,,雙向直接投資累計近1600億美元,。累累碩果充分說明: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雙贏。
在這個大局大勢之下來看待中美經貿關系,,既要看到中美經貿合作中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更要看到增進互信、促進合作,、管控分歧,,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出路。實踐證明,,只有本著平等,、理性、相向而行的原則,,通過各種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對話協商,,才能克服各種障礙,,推動中美經貿關系不斷向前發(fā)展,。
重啟中美經貿磋商,,必須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這是開展談判的重要前提,,也是達成協議的根本保障。這一原則意味著,,雙方磋商的地位是平等的,磋商成果是互利的,,最終達成的協議是雙贏的,。如果一方強壓另一方進行談判,或者僅讓單方得利,,談判就不會取得成功,。這一原則也意味著,談判雙方必須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不挑戰(zhàn)“底線”,,不逾越“紅線”,不能以犧牲一方的發(fā)展權為代價,,更不能損害一國的主權,。在涉及中國主權和尊嚴的問題上,,中國必須堅決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
解決好中美經貿問題,不會一蹴而就,,但只要拿出決心,、誠意與行動,辦法總比困難多,,總能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行勝于言,重在落實,。沿著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正確方向不斷前行,切實把中美兩國元首會晤達成的共識體現到經貿磋商中,,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盡快回到正常軌道,,不僅有利于中美兩國,,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盼,。
“樂見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同意重啟經貿磋商”“中美建立良好穩(wěn)定的經貿關系,,是世界經濟保持增長不可或缺的條件”……中美兩國元首在大阪會晤后,,國際社會紛紛給予積極評價,。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中美雙方在互惠互利基礎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管控分歧,,就一定能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wěn)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增進兩國和世界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