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2019年9月27日)
習近平
同志們,,朋友們: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夕,我們隆重召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國民族工作戰(zhàn)線的同志們,向關心和支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誠摯的問候,!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們珍惜榮譽、發(fā)揚成績,,為不斷鞏固和發(fā)展中華民族大團結再立新功,!
70年前,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同締造了新中國,。我們黨創(chuàng)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確立了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為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確立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獲得了平等的政治權利,、共同當家做了主人,,終結了舊中國民族壓迫、紛爭的痛苦歷史,,開辟了發(fā)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的新紀元,。我們全力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加快發(fā)展,保護和傳承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和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獲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7年來,我十幾次到民族地區(qū)調研,,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國北疆,、西南邊陲,,親眼看到了民族地區(qū)面貌日新月異、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7年來,,民族地區(qū)累計減貧2500多萬人,貧困發(fā)生率從21%下降到4%,。7年來,,我多次同各族群眾面對面交流,收到了各族群眾許多來信,。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生動寫照,,也是新時代民族工作創(chuàng)新推進的鮮明特征,。
70年滄海桑田、波瀾壯闊,,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qū)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
70年的成就值得自豪,70年的經驗尤須銘記,。我們堅持準確把握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堅定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做到統(tǒng)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qū)域因素相結合,;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發(fā)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堅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堅持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使黨的民族政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堅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不斷健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發(fā)展的體制機制。
同志們,、朋友們,!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文明悠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fā)展的巨大優(yōu)勢,。
——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荊斬棘,,共同開發(fā)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自古以來,,中原和邊疆人民就是你來我往,、頻繁互動,。特別是自秦代以來,既有漢民屯邊,,又有邊民內遷,,歷經幾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開拓著腳下的土地。秦代設置南???、桂林郡管理嶺南地區(qū),漢代設立西域都護府統(tǒng)轄新疆,,唐代創(chuàng)設了800多個羈縻州府經略邊疆,,元代設宣政院管理西藏,明代清代在西南地區(qū)改土歸流,,歷朝歷代的各族人民都對今日中國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富饒遼闊,,這是各族先民留給我們的神圣故土,,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的美麗家園。
——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逐漸形成了以炎黃華夏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國“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歷程。此后,,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詡中華正統(tǒng);對峙如宋遼夏金,,都被稱為“桃花石”,;統(tǒng)一如秦漢、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秦漢雄風,、大唐氣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歷史,。今天,我們實現(xiàn)中國夢,,就要緊緊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國各民族創(chuàng)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作品,,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故宮、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偉大工程,。中華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開歷史長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展現(xiàn)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這是今天我們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歷史長河中,農耕文明的勤勞質樸,、崇禮親仁,,草原文明的熱烈奔放、勇猛剛健,,海洋文明的海納百川,、敢拼會贏,源源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共同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進藏,、涼州會盟,、瓦氏夫人抗倭、土爾扈特萬里東歸,、錫伯族萬里戍邊等就是這樣的歷史佳話,。近代以后,面對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偉大史詩,。其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少數民族的衛(wèi)國英烈,、建黨先驅、工農運動領袖,、抗日英雄,、開國將領,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叭诵乃鶜w,惟道與義?!痹诎倌昕範幹?,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自在到自覺的偉大轉變。中華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繼承,、發(fā)展起來的,已深深融進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靈魂,,成為推動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tǒng)一的內生動力,。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才具有無與倫比的包容性和吸納力,,才可久可大,、根深葉茂。
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fā)展時期,。同時,,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更要團結一致,、凝聚力量,,確保中國發(fā)展的巨輪勝利前進。
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為基礎性事業(yè)抓緊抓好,。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fā)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加強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學習以及民族團結教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第二,,把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確保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同全國一道實現(xiàn)全面小康和現(xiàn)代化,。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沒有民族地區(qū)的全面小康和現(xiàn)代化,,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和現(xiàn)代化,。我們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發(fā)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把“綠水青山”轉變?yōu)椤敖鹕姐y山”的能力,,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完善差別化的區(qū)域政策,優(yōu)化轉移支付和對口支援機制,,實施好促進民族地區(qū)和人口較少民族發(fā)展,、興邊富民行動等規(guī)劃,謀劃好“十四五”時期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發(fā)展,,讓各族人民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共享中華民族新的光榮和夢想。
第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在各族群眾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對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要以此為引領,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chuàng)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要搞好民族地區(qū)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科學文化素質。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讓互聯(lián)網成為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
第四,,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旗幟,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緊密聯(lián)系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國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xiàn)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我們要順應這種形勢,出臺有利于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的政策舉措和體制機制,,完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促進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全面深入持久開展起來,,創(chuàng)新方式載體,推動進機關,、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鄉(xiāng)鎮(zhèn),、進學校,、進連隊、進宗教活動場所等,。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都是民族團結的大敵,,要堅決反對。
第五,,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確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規(guī)體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要堅持一視同仁,、一斷于法,,依法妥善處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證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權利,、平等履行義務,,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對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要嚴密防范,、堅決打擊,。
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必須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要把民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把懂不懂民族工作、會不會搞民族團結作為考察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要加強民族領域基礎理論問題和重大現(xiàn)實問題研究,,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政策的話語體系,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要夯實基層基礎,,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一起做好民族工作。要重視民族工作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yǎng)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和各類人才,,支持民族工作部門更好履職盡責。
同志們,、朋友們,!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共同努力奮斗,。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為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xù)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