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20日電(記者朱筱,、蔣芳)合成“明”字的云托“日”“月”紋銀飾件,、定陵萬歷帝棺內(nèi)出土的金盆……南京市博物總館與北京,、南京等地多家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1420:從南京到北京”特展,,并于近日在南京市博物館開展,。
該特展南京站策展人朱逸霏介紹,,今年是永樂遷都北京600周年,,如果以城市為基點回望明朝,,最適合的兩座城市當屬北京和南京。今年初,,“1420:從南京到北京”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臨近年末,這一特展亮相南京,,通過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講述600年前從南京到北京的故事,展示南京與北京在明代獨具特點的歷史文化,,解讀帝制時代都城興衰與王朝命運的關(guān)聯(lián),。
本次展覽主要圍繞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展開,分為洪武肇基,、永樂開拓,、國祚綿延三個單元。各部分之間以歷史發(fā)展脈絡(luò)為主線,,在特定的歷史場景中復原歷史人物,,向公眾展示南京與北京在明代的歷史風貌。
南京部分的展品中,,南京市博物總館收藏的嵌寶石鑲玉金帶板引人注目,。該文物出土于南京江寧將軍山沐啟元墓,共有20塊帶板,,形制完整,。明代人把用珍珠、寶石裝飾的腰帶稱為“寶帶”,,這條“寶帶”的金質(zhì)地紋以累絲法制成,,中間部位鑲玉,周圍鑲嵌一圈紅,、藍寶石和珍珠,,珍珠已風化不存,僅余空托,。
北京部分的展品中,,有首次在南京展出的部分北京定陵出土文物。由北京市昌平區(qū)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收藏的金盆出土于定陵萬歷帝棺內(nèi),。朱逸霏說,,該金盆含金量約65%,重1013克,,沿面刻兩組對稱的二龍戲珠紋,,龍之間刻山水和云紋,盆底內(nèi)壁刻二龍戲珠及云紋,,內(nèi)底中心凸起一半球形,,象征火珠。
據(jù)悉,本次文物展設(shè)在南京市博物館多功能廳,,將持續(xù)至2021年4月,。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