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2月9日電 題:在黃土地上狂飆的安塞腰鼓
新華社記者蔡馨逸
鼓槌落下的瞬間,,空氣仿佛被炸裂,。百十個頭系白羊肚手巾,、腰扎紅腰帶的漢子敲打腰鼓縱情跳躍,,鼓聲咆哮,、紅綢飛舞,、黃土蕩天,、氣勢磅礴……
千百年來,,安塞腰鼓在黃土地上狂飆,。
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qū)文化館里,,珍藏著一塊當地出土的宋代腰鼓人物畫像磚,只見腰鼓手握著鼓槌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雙腳跳起,,仿佛正在敲擊挎在腰間的腰鼓。據考證,,安塞腰鼓有2000多年歷史,。
安塞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古時有“塞北鎖鑰”之稱,。相傳駐守在安塞的士兵把腰鼓當作和刀,、弓、箭一樣重要的作戰(zhàn)工具,,用來傳遞信息,、擂鼓助威、慶賀勝利,。腰鼓也逐漸從軍隊流傳到民間,。在安塞,幾乎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
“安塞腰鼓是根植于黃土地的藝術?!睗撔难芯堪踩牡漠數貙W者張新德說,,“過去,安塞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越是艱苦的地方,歌越多,、藝越高,。人們用鏗鏘有力的腰鼓展示他們不服窮、制伏窮的愿望和意志,,再加上有軍鼓的基因,,就形成了安塞腰鼓萬馬奔騰、排山倒海之勢,?!?/p>
正是這種原始生命力,1984年陳凱歌拍攝電影《黃土地》到安塞取景時,,一下就選中了腰鼓,。150名腰鼓手在山梁上打鼓的畫面隨著電影上映,展現在世界觀眾眼前,。從此,,安塞腰鼓走上了更大的舞臺,。
1996年,安塞區(qū)被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xiāng),。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0歲的劉占明是安塞腰鼓省級傳承人,,被當地人稱為“安塞腰鼓總教練”,。8歲起跟著父親學打鼓,15歲進入文藝宣傳隊,,他一路打著腰鼓登上了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海世界博覽會、國慶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的舞臺,,走上了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的街頭,。
隨著安塞腰鼓逐漸闖出了知名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學習和傳承的隊伍。安塞區(qū)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殷宇鵬說:“我們建立起傳承人電子檔案和15個傳習所,,還讓安塞腰鼓進入全區(qū)中小學的體育課堂,,從娃娃開始傳承民間藝術?!?/p>
“安塞腰鼓學起來容易,,但要打好了難?!眲⒄济髡f,,安塞腰鼓表演講究“六勁”:搖頭晃腦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轉身有股猛勁,跳躍有股虎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目的是要讓觀眾看著帶勁,,聽著鼓勁,。
安塞區(qū)白坪街道馮家營村村民周志戰(zhàn)在2018年5月登上了馮家營村“千人腰鼓大舞臺”,成為一名專業(yè)腰鼓手,。在馮家營村,,像周志戰(zhàn)這樣的專業(yè)鼓手有246名,他們用酣暢淋漓的腰鼓表演吸引眾多游客,。2019年,,“千人腰鼓大舞臺”接待游客46萬人次,,依靠文旅產業(yè)戶均增收約7000元。
“腰鼓對于土生土長的安塞人來說,,不僅是我們從小接觸和傳承的文化,,現在還成為很多人增收致富的手段?!敝苤緫?zhàn)說著拿起鼓槌敲打起來,。
這鼓聲,從千年前的古戰(zhàn)場傳到新世紀,;這舞步,,從黃土高原的山坳跳到世界舞臺;這精氣神,,從腰鼓手的臉上漫延到每個觀眾的心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