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12月7日電 題:戶戶持股的貓寨村“央企”
新華社記者歐甸丘,、劉智強
提起村里的農林合作社,貓寨村貧困戶羅澤洲說:“那是全村人的‘央企’,,我家占1股,去年得到分紅1330元,在合作社務工又得了3000元,。”這筆收入讓羅澤洲達到了脫貧收入標準,。
貓寨村位于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區(qū)的石阡縣龍井鄉(xiāng),,地處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上。村里曾流傳順口溜“一天有三季,,季季有霧氣,;六月穿棉衣,火坑燒洋芋,;洋芋顆顆沒米煮,,有女不嫁貓寨漢?!?/p>
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2019年底,貓寨村村主任羅忠樞算了一筆賬:從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零起步,,2014年以來,,合作社共支付農民務工工資1228萬元;2019年,,上繳稅收109萬元,,支付給村民分紅及繳納社保等81萬元……創(chuàng)造這個發(fā)展“奇跡”的正是村民口中的“央企”、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石阡縣貓寨農林專業(yè)合作社,。
2012年,,在缺錢、缺地,、缺資源的條件下,,村支書羅忠武準備白手起家發(fā)展村級集體經濟。7000多畝荒廢已久的油茶林是貓寨村唯一成規(guī)模的產業(yè),。羅忠武想到以股份換油茶林的林權,,通過建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統一管護、規(guī)?;洜I,,盤活油茶產業(yè)。
在召開村民大會討論股權換林權時,,有村民提出:“當年分配油茶林承包權時,,各家各戶的油茶林面積不一樣,、邊界不清楚,股份怎么定才合理,?”
經過全村三個村民組代表大會的討論,,最終羅忠樞提出的思路得到通過。羅忠樞說:“確權不確地,,把全村群眾家中的159本林權證,,整合成一本,同時把合作社的股份分為159股,,戶均分配1股,。”
“均衡持股可以調動全村父老鄉(xiāng)親參與油茶產業(yè)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整合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把全村人擰成一股繩,走共同發(fā)展,、集體致富之路,。”羅忠樞說,。
在村干部帶領下,,貓寨農林專業(yè)合作社2012年正式注冊成立,全民持股的“央企”開始發(fā)力,。
有了產業(yè)發(fā)展平臺,,但仍舊缺乏發(fā)展資金,于是村干部帶著村民到油茶林勞動,,改造低產林,、補種及新植油茶樹苗,同時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引進年產500噸冷榨精煉茶籽油生產線,。
“每一棵油茶樹,你家都占1/159,。種活了,,你就給子孫后代留下了一棵搖錢樹?!绷_忠樞總是這樣鼓勵一起勞動的村民,。
貓寨農林專業(yè)合作社還建立了分紅機制,將可分配利潤的65%用于按股分紅,,25%用于村集體經濟積累,,10%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員報酬。2019年底,,股份分紅收入加上務工收入助力貓寨村52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0年的3700元增至15960元,。
石阡縣副縣長楊峽說:“全民持股是農村合作社發(fā)展的新探索,事實證明這是整合農村資源,、凝聚農民向心力,,推動集體經濟實現規(guī)模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制度動力,。”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