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題:老年人“心病”如何醫(yī),?
新華社記者俠克、田曉航
近年來,,隨著老齡人口不斷增多,,其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影響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和健康水平的不僅是基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正成為一項重要因素,。
專家呼吁,全社會應關心和重視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加大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照護力度,;豐富養(yǎng)老服務內(nèi)容,增加心理慰藉等多樣化的養(yǎng)老服務,。
焦慮,、抑郁、強迫癥……高齡老人同樣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
80多歲的陳阿姨入住某養(yǎng)老機構不久,,跟兩個先住進來,、已經(jīng)是朋友的安阿姨和白阿姨交上了朋友,3人原本相處融洽,,而有一天,,安阿姨和白阿姨在吃飯,沒有叫陳阿姨,,陳阿姨知道后就來到安阿姨房間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認為她們不拿自己當朋友。
后來安阿姨,、陳阿姨二人在電梯里相遇,,感到不快,僵持之下發(fā)生了肢體沖突,。安阿姨開始辱罵陳阿姨,,陳阿姨要求安阿姨當著院長、主管等人的面道歉,,卻沒能如愿,。結果竟準備了護腰,、脖套和搟面杖,打算第二天一早在安阿姨的必經(jīng)之路上給她“當頭一棒”,。為此,,陳阿姨還寫好了遺書。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yè)副教授梅麗萍介紹,,類似這樣的情況,,在養(yǎng)老院里并不少見,人際關系越來越成為影響?zhàn)B老機構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環(huán)境的轉(zhuǎn)換以及被動地從原來的各種社會關系中撤離,,給老人帶來很大的心理沖擊。進入新環(huán)境,,周圍的人和生活方式的全然改變必然會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感到孤獨、渴望被關注,,加之身體和心理退化導致處理不好人際關系,,常常引發(fā)老年人心理危機。
“從日常在養(yǎng)老機構的觀察來看,,80%以上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焦慮癥狀?!泵符惼几嬖V記者,,目前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抑郁,、疑病,、強迫以及飲食睡眠障礙、認知障礙,、人際敏感,、酒精依賴等。對此如果不加以干預,,很容易釀成嚴重后果,。
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韓布新介紹,,中科院心理所等機構的大數(shù)據(jù)研究表明,,高齡老人與青少年群體一樣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老年人各種臟器功能減退,、免疫力下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再加上慢性疾病、社會資源有限等因素,,其精神,、心理和軀體健康面臨多重壓力,,都有可能導致心理問題。
無人傾訴致使老年群體心理支援缺位
記者了解到,,在導致老年人心理問題的原因當中,,孤獨是首要因素,此外還包括生活事件的影響,,如喪偶,、失獨、親友去世,、經(jīng)濟拮據(jù),、人際關系等。
自從老伴兒去世后,,老張徹底“失語”了,。上個月一個周末的下午,老張在廣場上跟人下棋,,回到家時呼喚老伴兒的名字,,沒人答應,進屋看到老伴兒還在睡覺,,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老伴兒已經(jīng)去世了。老張的子女都在國外,,一周基本上才通一次電話,,現(xiàn)如今老伴兒去世,不說日常生活少了照料,,連個說話的人也沒了,。“沒人說話”這件事成了老張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中央財經(jīng)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丁志宏通過對10149名高齡老人2018年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3.9%的高齡老人無人傾訴,主要由于這部分高齡老人面臨喪偶和空巢的雙重困境,,不僅缺少與家人溝通的機會,,閉塞的信息環(huán)境又讓老人無法向社會求助,導致這部分老人處于“失語”的狀態(tài),。
丁志宏認為,,針對老人傾訴無門的問題,需要政府通過政策,、法律,、文化等承擔起對高齡老人精神需求的支持責任;構建好高齡老人精神需求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將“重物質(zhì),、輕精神”的養(yǎng)老觀念轉(zhuǎn)換為物質(zhì),、精神并重,實現(xiàn)高齡老人物質(zhì)保障與精神滿足的有機結合,。
丁志宏說,,如果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產(chǎn)生孤獨,、苦悶,、寂寞心理,加速老年人生理,、心理衰老,,甚至會誘發(fā)抑郁癥、老年癡呆和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嚴重的還可能使人采取極端方式。而高齡老人在被照顧的同時,,社會參與更少,,他們的精神需求會更多更高。
建立“適老化”家庭和社區(qū)勢在必行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如何“適老化”正成為每個家庭,、社區(qū)乃至全社會面臨的挑戰(zhàn)。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作為易感人群的老年群體,,其心理健康也受到一定影響。
韓布新認為,,信息時代“新留守”和疫情帶給老年人技術和物理的“雙重隔離”,但高新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照護的質(zhì)量和管理,,如不斷更新?lián)Q代的可穿戴式裝備,、遠程醫(yī)療以及傳感器等。因此,,可通過解決因技術帶來的隔離,,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維護與促進,達到主動健康管理,。
首厚養(yǎng)老客服中心總監(jiān)程華認為,,應在全社會宣傳和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讓老年人同樣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tài),。其次,,應該幫助老年人學習,為老人提供相應的教育服務和產(chǎn)品,,幫助他們形成自主改變的意識,,從而縮小與信息化,、現(xiàn)代化社會之間的“鴻溝”。
“精神慰藉是解決老年人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笔锥坚t(yī)科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劉均娥說,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的重要板塊應放在如何走入老人內(nèi)心,、解決老人心理問題,。
劉均娥說,社區(qū)要在滿足高齡老人精神需求上有所作為,,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在高齡老人之間形成一個互幫互助、互相溝通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對于能生活自理的高齡老人,,可舉辦太極拳、書畫比賽等,;對于不能自理的高齡老人,,可發(fā)展一些室內(nèi)休閑活動。此外,,還可開通心理熱線,,把建立年齡友好型社會落到實處,建立“適老化”家庭和“適老化”社區(qū),。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