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1月4日電 題:三六溝的順口溜
新華社記者陳忠華,、閆起磊,、白明山
如今在三六溝村談婚論嫁,板栗絕對是“摸家底”時必不可少的選項,。
“過去相親重房產(chǎn),,如今相親看果園。誰家板栗果園大,,兒子娶媳就不怕,。為啥?”72歲的賈振書賣了一個關(guān)子,,然后答道:“家有千棵板栗樹,小康路上邁大步,?!?/p>
河北省贊皇縣三六溝村地處太行山深處,賈振書在這里當了近30年的村黨支部書記,。
自1982年開始,,賈振書和他的后任者一門心思帶領(lǐng)村民種板栗,,硬是將一個窮山溝變成了“太行板栗第一村”。
順口溜朗朗上口,,平實有趣,。當過老師的賈振書不光會“說”,還特別能“干”,。
昔日的三六溝,,偏僻閉塞,800多口人分散居住在3條大溝,、6條小岔里,。人均不到半畝地,土地貧瘠,,水源奇缺,。雖有18000多畝山場,但荊棘遍野,,灌木叢生,。
賈振書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陷入思索:不能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必須向荒山要活路,。
可高山陡坡能種啥,?桃、李,、蘋果是水果,,三六溝地理條件不合適;大棗,、柿子是干果,,氣溫和土壤又達不到要求……
挑來選去,賈振書相中了板栗,。
“桃三李四梨五年,,要吃板栗十八年?!碑敃r有村民不看好種板栗:山上倒是有幾棵1958年種的板栗樹,,二十多年才長到碗口粗,果子少得可憐,!
“冷言冷語”沒有澆滅賈振書的熱情,,幾番外出考察后,賈振書從外地引進了板栗新品種,,通過嫁接等技術(shù),,在較短時間內(nèi)就實現(xiàn)了掛果。“眼見為實”的村民們,,開始陸續(xù)跟著種開了,。
“攔溝壘坎整梯田,一樹一座小水庫,?!被纳蕉钙滤岭y保持,大伙就修梯田,,不能修梯田的,,就挖魚鱗坑。破石填土,,引水上山,,全村人愣是用十幾年修出7500多畝梯田,挖了36700多個魚鱗坑,。
2008年接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時占朝,,繼續(xù)帶著大伙“咬定板栗不放松”。如今,,三六溝村共種植1萬多畝約60萬棵板栗樹,,年產(chǎn)鮮板栗1500余噸。僅此一項,,全村人均增收6000多元,。2018年,曾經(jīng)深度貧困的三六溝順利脫貧出列,。
近兩年,,隨著太行山高速路的通車,三六溝的板栗駛上了快車道,,這讓村民的勁頭更足了,。接下來,村里還要建板栗加工廠,,打造板栗觀光游,,將板栗做成“板上釘釘”的致富產(chǎn)業(yè)。
“跟著專家學,,圍著市場轉(zhuǎn),,一任接著一任干,家鄉(xiāng)變綠果滿山,?!辟Z振書說,種板栗也要講科學,,這些年他們更新過20多個板栗品種,,還見縫插針種了核桃等林果,。
“如今的三六溝,板栗遍山川,,核桃滿溝沿,山無閑土坡,,戶有致富果,,家家都有小汽車?!辈稍L結(jié)束時,,賈振書又來了一段,說完自己也樂了,。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