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25日電(記者徐海濤 安濤 胡佳麗)在廣西,,“弄”是指高山環(huán)繞的洼地,,地處桂西北的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xiāng)盡管名字中是“七百”,實則有1300多個“弄”,,散落在5000多座石頭山間,。
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來此考察后表示,,七百弄山區(qū)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今日的七百弄鄉(xiāng),一條條道路在石海中延伸,,一座座新居在山弄間林立,,特色產業(yè)方興未艾,深貧山區(qū)正實現歷史跨越,。
新路
65歲的貧困戶蒙桂珍多年來一直有個心愿,,希望出門不再需要爬山。今年她的愿望變成現實,,一條通屯路直達家門口,。
山多平地少,一個個村寨分散在山弄間,。蒙桂珍所在的七百弄鄉(xiāng)弄合村弄根屯就在其中一個山弄里,過去村民在亂石和雜草中踩出一條羊腸小道,,即便前些年村里通了公路,,從屯里走到公路邊也需要約40分鐘。
七百弄鄉(xiāng)副鄉(xiāng)長蒙彥深刻了解村民的出行難,,“以前有村民突患急病,,緊急時只能靠鄉(xiāng)親們相互幫忙抬出山外,有的甚至耽誤了最佳救治時機,?!?/p>
對于修路,石山群眾極為渴望,。新一輪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大化縣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轟隆隆的爆破聲在山弄間響起,。
“從去年初到現在,,幾乎每月都在趕工?!痹谂洗?,包工頭蒙慶煌指著山坡上一條已修通的道路說:“周圍全是石山,,開鑿難度大、成本高,,下方還有公路,、民居,為了確保安全,,修路時我們在公路上安排人值守,,每隔半小時暫停施工放行一次?!?/p>
這條2公里的通屯路項目,,前后耗時7個多月才完工。蒙慶煌腳下的盤山路,,大部分路段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耙郧巴诰驒C無法作業(yè)時,,只能人工開鑿、機械跟進,,有時還會碰到山體滑坡等意外,。”
目前,,七百弄鄉(xiāng)10戶以上的屯已實現全部通路,。統計顯示,近年來大化縣新建,、改擴建屯級道路1370條,,總里程2000多公里,許多山區(qū)群眾揮別出行翻山越嶺的歷史,。
新房
今年的“祝著節(jié)”,,弄合村的貧困戶蒙志見是在新屋里度過的。在大化,,農歷五月二十九是當地布努瑤群眾最隆重的傳統節(jié)日——祝著節(jié),。
“別人都說窮得叮當響,我們家是窮得叮當都不響,?!泵芍疽娀貞洠郧耙患胰藬D在木瓦房里,,屋內幾乎沒有像樣的家具,。
七百弄山區(qū)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每個“弄”就像一個大漏斗一樣會漏干雨水,,許多村民一年四季挑水忙,。
“過去生活那么困難,,哪里還能想到住樓房,現在建房,、修水柜都有補貼,。”蒙志見見證著脫貧攻堅給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如今他和哥哥不僅依靠扶貧政策住進新房,、有了水柜,妹妹也搬遷到縣城,,并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
在七百弄鄉(xiāng),公路修通后,,不少貧困村屯煥然一新,,新房、水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針對貧困地區(qū)缺少勞動力等問題,,大化還組織成立危房水柜突擊隊,向貧困“堡壘”發(fā)起最后總攻,。
即便是戶數較少,、尚未通路的深山里,也不乏新氣象,。在弄合村弄確屯,,貧困戶藍靜和幾戶鄰居生活在四面環(huán)山的一個山坳里,出門就要爬坡,?!凹依锏哪就叻孔×藥状耍╋L漏雨,,前陣子突擊隊員們扛著建材,幫我們加固了房子,,換了屋頂,。”藍靜說,。
“在遍地石頭山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都是‘硬骨頭’,我們要下大力氣逐一啃下,?!泵蓮┱f,在扶貧政策支持下,,七百弄鄉(xiāng)近兩年先后修建了1000多座水柜,,今年最后90多戶危舊房改造任務也已全部完成,。
新景
國慶節(jié)、中秋節(jié)假期將至,,地處七百弄山區(qū)腹地的弄騰村,,村里首家農家樂“布努人家”的女老板藍芳靈開始大量采購備受青睞的“土貨”。重新裝修的客房,,將迎來“十一”黃金周,。
在這片喀斯特地貌山區(qū),連綿的石山讓山里人深感困頓,,但是獨特的地貌卻是讓外界驚嘆的自然奇觀,。2009年,七百弄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游人漸漸多了起來,。
瞅準這個契機,藍芳靈2012年申請青年創(chuàng)業(yè)貼息貸款,,率先試水農家樂,。在她摸索的同時,旅游扶貧也在山區(qū)逐步推進,。
依托自然景觀優(yōu)勢,,弄騰村在政策支持下開始啟動村容村貌改造,打造旅游公路,、農業(yè)觀光園等農旅項目,,同時推進“旅游+扶貧+電商”,為山里的特色農產品打開了新市場,,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山鄉(xiāng)變化日新月異,不少年輕人選擇返鄉(xiāng),。七百弄鄉(xiāng)弄雄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外出工作的瑤族青年藍志平2014年放棄穩(wěn)定工作回村創(chuàng)業(yè)時,有朋友為他惋惜,,“山里缺水缺土,,能發(fā)展什么產業(yè)?”
藍志平瞄準有本地市場優(yōu)勢的七百弄雞,。令他欣喜的是,,這與地方扶貧舉措“不謀而合”。新一輪脫貧攻堅戰(zhàn)中,,大化縣決定發(fā)展有一定基礎,、見效快、又不依賴水土的養(yǎng)雞,、養(yǎng)羊等產業(yè),。
“扶貧小額信貸解決了啟動資金問題,,養(yǎng)殖過程中政府提供技術、銷售保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政府還幫著協調飼料,、產品的運輸問題?!彼{志平說,,如今他負責的養(yǎng)殖基地實現年孵化雞苗20萬羽,年出欄肉雞1.6萬余羽,,帶動300多名貧困戶增收,。
蒙彥說,目前七百弄鄉(xiāng)正在大力發(fā)展七百弄雞,、七百弄山羊,、核桃以及鄉(xiāng)村旅游等多個產業(yè),貧困發(fā)生率由2015年的62.63%下降到2019年底的6.91%,,最后的293戶貧困戶也將在今年告別貧困,。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