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18日電 題:托管服務 專家“看田” 網上備耕——山東農村多方式做好春耕備耕見聞
新華社記者賈云鵬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jié),,山東省武城縣甲馬營鎮(zhèn)北王莊村村民王增玉雖然在家防疫不能出門,卻并不為農事發(fā)愁,?!鞍尺@11畝地全托管給合作社了,不用出門就能有收成,?!蓖踉鲇裾f。
2月16日,,在王增玉家的麥田中,,武城縣志遠糧棉種植合作社的兩臺自走式噴霧機正在噴灑藥劑。“我們合作社的托管服務,,全部采用機械化操作,,人工少,效率高,?!焙献魃缋硎麻L牛文忠介紹說,“疫情防控要做好,,農事更是耽誤不得,。合作社每天都對農機消毒,農機手則要測體溫,、戴口罩,。”
“去年把家里的地,,從種到收全部托管給合作社了,,現在疫情這么嚴重,托管服務派上了大用場,?!蓖踉鲇窀嬖V記者,“對于俺老百姓來說,,地里不荒心里就踏實了,。”
志遠糧棉種植合作社擁有各類農機具90余臺(套),,形成了耕、種,、管,、收、儲一條龍的農機服務,,目前已接受全托管土地8000畝,,半托管土地1.5萬畝,為周邊農戶解決了生產所需,。
武城縣是農業(yè)大縣,,擁有小麥種植面積66萬畝,辣椒,、棉花等種植面積近10萬畝,。當地除了提倡托管服務,還因時制宜,,采取專家“看田”,、網上備耕等多種方式,解決疫情下農民春耕備耕難題。
在武城鎮(zhèn)東小屯村,,16日中午,,村民李慶雙收到了村支部書記李慶國通過微信群發(fā)的新一期《農情快報》:“14號我縣普降雨雪,降水量9.6毫米,,全縣絕大多數地塊土壤墑情能夠滿足小麥返青期需水要求……”
“因為疫情不能出門,,農民最牽掛的就是地里的活兒?!蔽涑强h農業(yè)農村局種植業(yè)管理科科長劉敏說:“我們組織專家到田間地頭,,現場了解麥田長勢、土壤墑情,、病蟲草害等情況,,同時根據查看結果、天氣變化等情況,,每5天推出一期《農情快報》,,及時對全縣春季農業(yè)生產進行技術指導?!?/p>
為了將《農情快報》送到每一位農民手中,,該縣以鎮(zhèn)街為單位建立了9個農業(yè)生產微信群,通過這些微信群,,將信息傳到393個村(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再由村(社區(qū))黨支部書記通過村內微信群和“村村響”等讓農民知曉。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鎮(zhèn)上的微信群,,不僅定期發(fā)送農情信息,,還能在里邊購買化肥、種子等農資,?!痹谖涑强h郝王莊鎮(zhèn),西李古寺村黨支部書記馬守良說,。
武城縣組織全縣220余家農資商戶,,按照屬地分別加入9個鎮(zhèn)街農業(yè)生產微信群,通過網上購買,、就近配送的方式,,每日在群內公布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的廠家,、價格等信息,,農民點單、村委會匯總后集中購買,,商戶統(tǒng)一配送到村,,村委會分發(fā)到戶。
“網上銷售讓農民實現了足不出戶備春耕,,還有效減少了人員接觸,。”武城縣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大隊隊長馬玲介紹,。
記者了解到,,對確實不能托管、需到地塊進行田間管理的,,武城縣相關部門指導務農人員嚴格落實戴口罩,、不聚集等防護措施,并采取由村委會辦理務農通行證,、統(tǒng)籌安排灌溉澆水等方式,,力爭防疫、農時兩不誤,。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