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月22日電 題:(新春走基層)新春菜場“奏響”民生“變奏曲”
新華社記者邱冰清,、陸華東
鮮魚活蝦不停“蹦跶”,、牛羊肉“紅白相間”,、蔬菜水果銷售火爆……臨近春節(jié),煙火氣十足的菜場愈發(fā)熱鬧起來,。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菜場發(fā)現(xiàn),,從囤量到求質(zhì)、從傳統(tǒng)到“智慧”,,百姓過節(jié)消費習(xí)慣悄然改變,。
菜籃子越來越“輕”
“老板,,給我來二斤?!笔忻裰苌谀暇┦薪ㄠ拝^(qū)一家好鄰里惠民菜市場的羊肉攤前挑選羊肉,,手上還拎著一些粉條和白菜。他告訴記者,,這是為晚上做羊肉湯備菜,,“撒點香菜,滴幾滴辣油,,冬天的羊肉湯真讓人從胃暖到心,。”
“生活越來越好了,,買菜的選擇越來越多,,而且隨時能買到。現(xiàn)在都是吃多少買多少,,不浪費,,還新鮮?!敝苌f,,這兩年他都是年三十早上買菜,準(zhǔn)備年夜飯,。
在南京科巷菜場,,蔬菜攤攤主劉玲告訴記者,過去從小年開始,,來菜場的居民就開始顯著增多,。近幾年,不到年二十八,、二十九,,不會明顯感覺到“年味”,年三十來買菜的人最多,,銷售額大約在4000元左右,,是平時的4倍。
“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對菜品的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吃新鮮菜。一次買得不多,,隨時吃隨時買,。”劉玲說,,住得近的居民一天能來菜場幾趟,。
團圓飯越來越“綠”
什錦菜是南京人過年極具特色的一道素菜,,由不少于10種蔬菜炒制而成,寓意“和順長久”,。如今什錦菜里加入的“成員”越來越多,,且不乏冬筍、紫葉生菜,、球生菜等高端蔬菜,。
科巷菜場蔬菜攤攤主馮蔓蔓告訴記者,蘆筍,、甜豆,、冰草、貝貝南瓜等以往主要是酒店大量采購的“高端蔬菜”,,現(xiàn)在也漸漸“飛入尋常百姓家”,。“過年期間,,黃瓜,、韭黃、蒜苗等平價蔬菜銷量高,。同時,,像涼拌冰草、清炒蘆筍,、蒸貝貝南瓜等也被端上百姓餐桌,。”
隨著越來越多蔬菜“加入”,,老百姓的團圓飯越來越“綠”,臘肉,、咸魚等腌制品也從過去的主菜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嘗鮮”,。
南京老街菜場的豬肉攤攤主鐘雪琴表示,近幾年灌香腸的需求量逐步減少,,以小家庭為例,,從腌制二三十斤到十斤左右,“現(xiàn)在人更喜歡吃新鮮,、吃健康,。”
為保證廣大市民買得放心,,吃得安全,,南京在農(nóng)貿(mào)市場、批發(fā)市場等設(shè)立快檢中心,,每天對菜品進行抽檢,??葡锊藞鰴z測中心檢測員韓超介紹,每天抽檢約50批次的菜品,,檢測有無農(nóng)殘,、二氧化硫、瘦肉精,、硼砂等,。一旦發(fā)現(xiàn)不合格菜品,立刻通知攤主下架,、銷毀,,同時追查來源,根據(jù)調(diào)查情況具體處理,,為市民構(gòu)筑食品安全的“過濾網(wǎng)”,。
買食材越來越“智”
“您有一個新訂單?!甭牭教崾竞?,劉玲根據(jù)訂單內(nèi)容備菜:小蔥2兩、大蒜頭半斤,、嫩豆腐一塊,、韭菜(凈菜)半斤。隨后外賣平臺的送貨員前來取貨,?!艾F(xiàn)在網(wǎng)上下單的人很多,尤其是年輕人上班忙,,多選擇這種方式買菜,。”劉玲的攤位平均每天在平臺接100多單,。
科技不僅推動傳統(tǒng)菜場“智能重生”,,也促使“新型菜場”不斷涌現(xiàn),為人們帶來便捷的“鮮美生活”,。
選材,、稱重、選擇烹飪方式“椒鹽炒”,、掃碼付錢……“90后”南京市民趙夢之下班后來到盒馬鮮生選購食材,,“現(xiàn)場挑選比較新鮮?!r婆婆’難處理,,所以我選擇直接加工烹飪,帶回家就能吃?!?/p>
另一邊,,不時有店員拿著打包袋在店內(nèi)穿梭,用機器掃描產(chǎn)品二維碼后放入袋中,,并掛在“送貨處”,,貨品隨著店內(nèi)的軌道進入配送區(qū)域。這是店員在處理外賣訂單,。
“幾乎每分鐘都有外賣訂單,。”盒馬鮮生南京奧體店營運店長趙康介紹,,線上線下相結(jié)合的零售方式讓選購更方便,。外賣箱有專門保鮮裝置,店內(nèi)還有僅售賣一天的“日日鮮”產(chǎn)品,,讓選購更新鮮,。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