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先生千古,。
我國現(xiàn)代詩人,、作家、學者流沙河于23日下午三點四十五分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歲。
流沙河,,本名余勛坦,,1931年出生于成都,故鄉(xiāng)四川金堂,。
中國現(xiàn)代詩人,、作家、學者,、書法家,。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詩集》《故園別》《游蹤》《臺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談詩》《臺灣中年詩人十二家》《流沙河詩話》《鋸齒嚙痕錄》《莊子現(xiàn)代版》《流沙河隨筆》《Y先生語錄》《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
詩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學語文課本收錄,。迄今為止,,已出版小說、詩歌,、詩論,、散文、翻譯小說,、研究專著等著作22種,。
早上開花 晚上凋落
我本舊時成都少年郎
流沙河熱愛成都,尤其是老成都,。
他1931年生于成都,。四歲返回故鄉(xiāng)金堂縣城。幼學古文,,做文言文,習書大字,。十六歲來成都讀省成中,。少年流沙河親證成都遭遇軍閥戰(zhàn)火,日寇炮彈,;隨學堂壘石頭筑機場,,親歷抗戰(zhàn)勝利后全城狂歡。
對于老成都,,對于成都的歷史,,流沙河一往情深,“若有‘時光隧道’可通古代成都,,從燈火輝煌的大街忽然跨到1000年前月明星稀的解玉溪岸,,隔墻聽見寺僧晚唱梵唄,鐘磐悠悠,。若召迷魂歸去,,我愿留在那里,不再返回……”流沙河在成都生活了七八十年,他熟悉成都,,從當下到古代,。“我本舊時代最后一批成都少年郎,。我愛成都,,愛成都的歷史。我有幸生于斯,,讀于斯,,笑于斯,哭于斯,,勞役于斯,,老于斯?!?/p>
流沙河愛成都,,愛得真。
“能讓一個人真心留在一個城市過一輩子,,精神層面的和物質(zhì)層面的,,兩者都不可缺少”。
在已經(jīng)走過的88個春秋中,,除了有兩次因客觀原因離開成都幾年時間,,流沙河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成都,因此他也自稱“貨真價實的成都人”,,“我生在成都,;讀高中,上大學,,都在成都,;1949年12月隨同學們歡呼解放軍入城,在成都,;參加工作也是在成都,。今已退休,仍在成都,?!?/p>
流沙河愛成都,愛得深,。1956年,,時年25歲的流沙河前往北京,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文學講習所的第三期學員,。學期結(jié)束后,,流沙河得到留在北京工作的機會,但他毫不猶疑拒絕,選擇回到成都工作,、生活,。60多年過去了,提及此事,,他從沒后悔過,,“很自然,北京再好,,不是我的家鄉(xiāng),。成都是我出生、少年成長的地方,。在每個人生命開始的地方,,記憶總是最深刻?!?/p>
每次回憶起少年時代在成都的種種有趣而難忘的記憶,,流沙河神情充滿幸福,“我在望江樓下面游過泳,,在猛追灣里游過泳,,在南門大河里游過泳,終生難忘,。而且,,成都不光是我生長的地方,還是我上一輩,、很多輩生活的地方,。我對這里有特殊感情。成都的歷史,、文化,,關于成都的傳統(tǒng)詩詞,都是我喜歡成都的理由,。”
在流沙河看來,,對一個地方所產(chǎn)生的強烈的特殊感情,,是會轉(zhuǎn)換、體現(xiàn)在人舌尖上的味覺等身體上的舒服感覺的,?!氨热缯f,我對成都的美食,,就有舌尖上的天然熱愛,。成都有很多很多外地吃不著的美食。比如泡豇豆,冬天的燒菜,,春天吃的狗地芽兒,,配粉條,那可真是好吃得很哦,!還有泡青菜,,好好吃哦,全國也只有成都才有,。而且我喜歡成都的氣候,,溫和宜人?!绷魃澈雍芨锌卣f,,“能讓一個人真心留在一個城市過一輩子,精神層面的和物質(zhì)層面的,,兩者都不可缺少,。”
時光飛逝,,一轉(zhuǎn)眼,,成都少年郎已成為頭發(fā)灰白的耄耋老人。這種心情,,也被流沙河寫進他的《老成都——芙蓉秋夢》中,,“后蜀國王孟昶遍植成都城上的芙蓉,早上開花,,晚上凋落,。這也讓我想到我自己的生命,一轉(zhuǎn)眼就到80多歲了,。有時候夢醒,,還以為自己在少年,其實已是白頭老翁,。讓人不得不感慨:時間快如飛,,人生短似夢,更好像芙蓉花早開夕敗,。我在成都的生活,,好像也是一場芙蓉秋夢。所以,,我把這本寫我的老成都的書,,副題命名為‘芙蓉秋夢’”。
流沙河識成都,,識得深,。
愛一個老城市就是愛“父母之邦”,,愛自己的祖國,愛祖國必始于愛桑梓,。
寫作,、讀書之余,熱愛成都的流沙河還為老成都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歷史考古工作,。早在十幾年前,,流沙河通過多日實地勘察,把成都東門,、南門城墻轉(zhuǎn)彎的殘址找到了,,“那個殘址只剩很矮一截了,搭的是明代的磚,,都被街道遮了,,我去把它找到了?!?/p>
后來,,錦江區(qū)政府找到流沙河,流沙河就寫了一個碑文,,以“成都市錦江區(qū)政府”的名義,,上寫“此地是老成都的東門城墻和南門城墻轉(zhuǎn)彎的拐角殘址”。他說:“后代的人,,一定要體諒前代人建設這些不容易,,要好生愛護它?!?/p>
還有一件有意義的老成都考古,,被流沙河先生記錄在《老成都——芙蓉秋夢》:通過自己大量的文獻查閱、對比,,并與實地對照,,他把成都市區(qū)一條經(jīng)于唐代而在清代消失的一條河——解玉溪的具體流向給考證出來了。
關于老成都,,流沙河了解的歷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數(shù)量之大,細節(jié)之密,,令人著迷,,也令人敬佩,。作為一個并不是專職做考古研究的作家,、詩人,,流沙河對成都的歷史細節(jié),進行了如此有成效的考證,。老先生說,,自己做此事的動力,完全是出于對成都的熱愛,,和純粹智識上的好奇,,“做這些,我覺得很有趣,,覺得很快樂,。”
在文章中,,流沙河深情地寫到:“我本舊時代最后一批成都少年郎,。我愛成都,愛成都的歷史,。我有幸生于斯,,讀于斯,笑于斯,,哭于斯,,勞役于斯,老于斯,。所以,,結(jié)合著我的祖先、我的父母以及我自身,,寫了這本‘老成都’,。”流沙河說,,愛一個老城市就是愛“父母之邦”,,愛自己的祖國,愛祖國必始于愛桑梓,。(記者張杰)
李克強總理曾夜訪寬窄巷子逛書店
買了本流沙河的《老成都》
流沙河先生晚年除了專心研究古文字,,還對成都文化深有研究。他所著的《老成都——芙蓉秋夢》深有影響力,。
2016年4月25日晚8點過,,在四川考察的李克強總理一行來到寬窄巷子,走進見山書局和散花書屋,,購買了一本關于老成都的書和明信片,。據(jù)謝店長回憶,“總理進來后,,第一句話就問我們,,作為一家實體書店的運營情況,。然后他還跟我們聊老成都的典故。他問我知不知道‘五袍’,,我說不太知道,,他就講解了一些。我們聽了都很佩服,,總理對成都文化了解很深,。總之,,總理給我的感覺就是親切和藹,,溫和親民?!?/p>
謝店長透露,,店員給總理推薦了一些關于成都的書,總理自己也在挑選,,最后選了一本流沙河先生寫的《老成都——芙蓉秋夢》和兩套關于成都文化的明信片(《寬巷子古巷風韻》,、《寬巷子建筑風情》)。
《老成都——芙蓉秋夢》,,是流沙河先生2003年寫的關于他“親身經(jīng)歷的自己的老成都”的書,,從文化角度說老成都,筆墨富于學人色彩,,取材既重特色也作全景記錄,。(記者 張杰)
愛人講述流沙河先生最后時刻: “他是在沒有痛苦的狀態(tài)下離開的”
23日下午4點半,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撥通流沙河愛人吳茂華電話,。問及沙河老師狀況,她難抑悲傷:“剛剛?cè)ナ懒?!?/p>
晚上6點過,,吳茂華老師回到了長壽路的家中,一眼望去,,滿眼含淚,,憔悴了許多??吹接浾咴陂T口等候,,她上前緊緊抱住記者,雙臂顫抖,。
平息片刻,,吳老師說起了流沙河先生臨終前的狀況:“他走的時候處于昏迷狀態(tài),應該感覺不到痛苦,。他的多個器官已經(jīng)衰竭了,?!贝饲坝邢⒎Q流沙河老師患喉癌,吳老師就此解釋說:“沒有確診,。因為那個需要切片診斷,考慮到他的身體承受力,,就沒有做,。”記者勸她節(jié)哀,,她說:“他是在沒有痛苦的狀態(tài)下離開的,,而且再也不用受折磨了!”(記者張杰 閆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