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5月3日電 題:老王高原種樹記
新華社記者李琳海
眼下,,又到了高原古城西寧植樹最忙碌的時節(jié),,對于和樹打了30年交道的老王來說,,看著西寧南北山的小樹慢慢長大,荒坡變成“綠肺”,他甭提有多高興。
30年前,,老鄉(xiāng)介紹他到青海搞綠化,他想都沒想就答應(yīng)了,。
老王大名王斌,,老家在陜北靖邊,上世紀(jì)90年代,,他的老家風(fēng)沙大,,氣候干燥,土地貧瘠,,小時候老王經(jīng)常趕著騾子和馬,,在老家種麥子,。
“過慣了山里的苦日子,,我也想從窮地方‘蹦’出來,聽說搞綠化,,就動了心,,感覺要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了?!?/p>
780公里的路程,,當(dāng)時老王坐了汽車后又換乘火車,整整走了兩天一夜,。到了青海,,看著滿眼的荒坡,他才發(fā)現(xiàn)滿城也沒幾棵樹的西寧比老家更苦,。
“農(nóng)村人嘛,!既然從老家出來了,哪有臉再回去啊,,我發(fā)誓再苦再累也要把樹種好,。”王斌說。
山勢起伏,,溝嶺相隔,,地形破碎,巖石裸露,,土壤貧瘠,。春天風(fēng)吹沙起,夏季暴雨成洪,,荒山禿嶺圍城??這是綠化前真實的西寧南北山,。
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決定綠化西寧南北兩山,,成立了西寧南北山綠化指揮部,,著力打造被譽為西寧“造肺工程,潤肺工程”的南北山綠化工程,。
老王是西寧南北山綠化指揮部成立后最早的一批種樹者,。要種樹,首先要挖出一條到山頭的路,,又要將沙子,、水泥、磚等運到山上,,修建綠化工人住的房子,。
“當(dāng)時日子真的太苦了,一天下來,,我們腳上,、手上磨得全是血泡,一碰東西,,疼得哇哇叫,,可是第二天還得接著干啊?!彼f,。
干活還不算最苦的,最難受的是干了一天活,,工人們還睡不上一個好覺,。老王說,房子沒修好時,,每晚8個工人擠在一個白布帳篷里,。每到春天,山上呼呼的寒風(fēng)把帳篷都吹破了,。半夜風(fēng)大時,,帳篷都能被風(fēng)卷跑,,工人們經(jīng)常半夜披著棉衣、打著手電筒滿山遍野追帳篷,。
剛開始沒有吃的水,,工人們需要從山下挑,來回一趟近40分鐘,;每年12月山里的苗木需要灌冬水時,,他們的褲腿全凍成了冰棒,腳都凍麻了的工人們回家時直接把腳搭爐子上烤,。
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樹還得種,還要種好,。每到春季,,老王和工人們將苗木從山下背上來,再栽到土里,。杏樹耐寒,、楊樹皮實,對每種樹木的“天性”,,老王爛熟于心,。
“再皮實的樹也拗不過大風(fēng)啊,很多樹種在土坑后,,一吹風(fēng)又被連根拔起,。吹跑了,撿回來,;吹倒了,,扶起來,樹死了種,,種了又死,,我就這樣和樹有了交情,?!被貞浧甬?dāng)初種樹的日子,老王至今還有些心酸和無奈,。
從1989年開始綠化,,到現(xiàn)在每年50多萬畝的荒山綠化任務(wù),如今的西寧南北山已是郁郁蔥蔥,,去年青海省完成了400萬畝營造林任務(wù),。
老王一年近300天時間在山上度過,除了種樹,、護(hù)林,,他都很少去西寧市區(qū)轉(zhuǎn)轉(zhuǎn)。多年過去,還有很多人像老王一樣種樹,。
種了樹,,成了林。老王也把家安在了自己種下的小樹旁,。老王的小平房就在北山腳下,,靠著自己種樹護(hù)林的工資,他還供著在南京讀大學(xué)的兒子和在西寧讀初中的女兒,。
30年過去,,工人們依舊忙著種樹,老王說:“每到春季,,我的心情格外好,,感覺自己的心和發(fā)芽的葉子一樣一起舒展?!?/p>
種了一輩子樹,,老王覺得自己的性格也像樹,“最喜歡祁連圓柏,,天旱旱不死,,雨淋淋不死,不管啥時候,,都不會向生活低頭,。”老王笑著說,。
“我把我的青春都給了這片林子,,像娃娃一樣把它們‘伺候’大,我早已離不開這片林子了,?!崩贤跽f。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