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4月29日電(記者魏飚)全國煤炭青年五四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煤炭工業(yè)百名優(yōu)秀青年礦工……這些年,陽煤集團一礦機電工區(qū)井下機電隊技術員姚武江把能數(shù)得著的行業(yè)大獎,,幾乎都收入囊中。
就在幾天前,,這位出生于1986年的年輕人,,還從北京捧回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氐疥柸牡诙?,姚武江就回到工作崗位。
5點半,,天還沒亮,,姚武江就從家出發(fā)了。6點40分,,姚武江已經換上了下井服裝,,爬上“猴車”向著斜下坡的深井駛去。
跟隨姚武江,,記者也來到了距地面垂直距離200多米,,離井口625米的井下。步行200多米,,姚武江走進了一間中央配電室,詢問值班礦工得知沒有異常后,,他又仔細查看線路運行狀態(tài),。
“我的工作就是和復雜的電路打交道?!币ξ浣f,,井下機電接觸的一般都是127伏以上高等級電壓,井下的潮濕度,、碳粉粉塵對電影響很大,,工作挺危險,也挺復雜。
今年是姚武江工作的第9個年頭,。多年學習摸索和經驗積累,,他已經成為一名技術“大拿”。
提及第一次下井檢修,,姚武江記憶猶新,。2010年,姚武江大學畢業(yè)后來到陽煤集團一礦工作,,成績年級第一的姚武江信心滿滿,。他說,當時自認為個人能力沒問題,。
然而,,第一次跟著師傅下井維修就給他扎扎實實上了一課。姚武江說,,站在維修的設備面前,,腦袋發(fā)蒙,無從下手,。當時,,師傅隨口說了一句,“還技術員呢,,連個機電故障都處理不了,。”
這句話成為姚武江努力學習的動力,。從那時起,,他給自己立下目標,學好技術,、練就立身的本領,。此后,姚武江下井總隨身攜帶一個巴掌大小的筆記本,,不懂的就記錄,,解決的好辦法也寫上去。
姚武江甚至還把機電工具和設備模型搬回家,,在家訓練,。妻子呂靜覺得丈夫很辛苦?!捌綍r井下工作就夠累了,,每天早出晚歸不說,晚上我和孩子都睡了,,他還趴在電腦前練習編程,?!?/p>
經過一年的學習積累,姚武江進步非???。2011年,他參加了全國煤炭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和全國各地100多位頂尖高手同臺競技,,最終取得了第10名。說起工作一年后就參加全國大賽,,他說,,非常感激企業(yè)能給年輕人學習成長的機遇。
2013年和2015年,,姚武江連著參加了兩屆比賽,,盡管一次沒有取得名次,一次取得第8名,,但姚武江覺得,,“能和全國的高手過招,每一次都是收獲滿滿,?!?/p>
姚武江始終沒有放棄學習和積累。2017年,,他第4次參加全國煤炭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終于拿到了冠軍。
因為多年積累學習,,如今姚武江的大腦好像裝了一本井下機電維修大辭典,。他說,遇到問題,,自己的大腦很快會針對問題索引目錄,,然后找到具體的解決辦法。
井下電路復雜,,問題隨時可能發(fā)生,。遇到棘手問題,姚武江總是隨叫隨到,。
一礦機電工區(qū)機電隊副隊長劉繼忠回憶,,一次井下風機變頻器發(fā)生故障。風機停下來,,不僅影響生產,,還會造成盲洞,,導致缺氧,。情況緊急,,劉繼忠趕緊給姚武江打電話,雖然此時已是凌晨2點多,,姚武江二話不說立即趕來,,及時處理了故障,保障了安全和生產,。
除了維修設備解決故障,,姚武江還潛心進行技改革新。他主持的“皮帶集控裝置改造”技改項目,,不僅提高了煤炭傳運的工作效率,,有效減少了煤塵對人員、設備的危害,,投用后還節(jié)約成本20多萬元,。這個項目在2017年山西省煤炭行業(yè)“五小”創(chuàng)新競賽優(yōu)秀成果評選中,獲得特等獎,。
從業(yè)以來,,姚武江共獲得全國煤炭行業(yè)技術獎項25個,取得十多項“五小”創(chuàng)新成果,。
姚武江也成為陽煤集團最年輕的技能大師,。姚武江大師工作室從2014年成立至今,一直堅持對職工進行系統(tǒng)培訓,,每周兩次,,講解技術要領、工作原理,。目前,,已經培養(yǎng)出20多位技術能手。
有的同事見到姚武江喜歡稱他“姚大師”,。他總是謙虛一笑,。“有的來培訓的同事工齡長,,實踐經驗比我豐富,,所以在這里,除了和大家分享理論經驗,,更多的是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币ξ浣f,,他希望和越來越多的年輕職工一起進步、一起創(chuàng)新,。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