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4月5日電 題:太行山上的“背骨人” 他7年安葬21具烈士遺骸
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魏飚 趙陽
70多年前,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八路軍在太行山上與日軍英勇奮戰(zhàn),不惜犧牲生命……
70多年后,,和平年代,,太行山里一位叫郭海波的村民,不忍烈士遺骸散落深山,,只身一人,,翻越茫茫大山,7年的時間,,上百次尋找,,背21具八路軍烈士遺骸下山安葬。
“八路軍老爺爺,,咱們回家,。”
“他們把命都丟在了這里,,我做這點事不算啥,。”
這位“70后”村民,,用一言一行詮釋著和平年代深沉的家國情懷,。
“很心酸,必須帶烈士下山”
山西黎城縣孔家峧村,,太行山一個狹長的村莊,,5公里長的村落分布在山溝的中間地帶。這里三面環(huán)山,,十分隱蔽,,正因為特殊的地形特點,在抗戰(zhàn)時期,,孔家峧村一度成為八路軍的駐扎地之一,。
郭海波1975年出生,家人世代生活在這里,。他說,,小時候就聽爺爺和村里老人講當年八路軍殺鬼子的故事。村里老人總說,,當年八路軍特別苦,,在山上和日寇打游擊,很多八路軍戰(zhàn)士都獻出了生命,。
2009年,,郭海波在山上偶然發(fā)現(xiàn)幾塊疑似人體骨骼,。放羊老人說,那是“八路軍的骨頭”,。郭海波看到,,這些遺骨散落在草叢中,大多都不完整了,。
這樣的情景,,讓郭海波很難受,當時他就下決心要保護山上的戰(zhàn)士遺骸,。
“必須帶烈士們下山,!”郭海波暗下決心。
2012年,,郭海波放棄在外打工的機會,,開始在山上尋找烈士遺骸。當時,,這件事只有郭海波自己知道,,甚至最親近的妻子和孩子,他也沒透露半個字,?!皳乃麄兒ε隆,!惫2ㄕf,。
郭海波記得,剛開始,,他將遺骸悄悄放到了院里不住人的西屋,。有一次,妻子張建玲做飯找柴火,,打開袋子一看,是骨頭,,把她嚇得夠嗆,。看到妻子拎著布袋,,郭海波吼道:“別動,!那是人骨頭!”,。張建玲一下就火了,,她大聲說:“你不打工掙錢也就算了,還把死人骨頭背回家,,你不怕嚇著我和孩子,?”
妻子跟郭海波生氣,好幾天不說話。郭海波反復跟妻子溝通,,告訴她那是八路軍的遺骨,,他們是因為保衛(wèi)我們生活的家園才犧牲的。最終,,妻子的工作做通了,。
就這樣,郭海波由此開始了正式尋找八路軍遺骸的艱辛之路,。
“八路軍老爺爺,,咱們回家!”
地處太行山的黎城縣,,僅狹長的孔家峧村就有山頭十幾個,,有的像刀砍斧剁一樣,非常險峻,,茫茫大山怎么找,?即便是找到怎樣確認就是八路軍的遺骸,?這樣的疑問一直縈繞在郭海波心頭,。
在郭海波家的祖宅,曾經(jīng)駐扎過八路軍將領,,至今還保存著近千張糧單,、賬單。據(jù)長治市黨史辦專家說,,郭海波家的單據(jù)是真實的,,賬單中的代號級別也比較高,涉及八路軍總部直屬單位,。根據(jù)郭家保存下來的單據(jù)計算,,糧草往來數(shù)量巨大。而孔家峧很可能是八路軍的一個重要秘密機關,。
郭海波一有空就翻看這些糧單,、賬單,仔細辨認上面的字跡,。他發(fā)現(xiàn),,上面可以較精準地定位到八路軍遺骨分布位置。
“根據(jù)糧單上記錄的方向,,大致可以定位出當年八路軍的活動范圍,。糧單上記錄的送糧數(shù)量,大致可以估算出游擊根據(jù)地的范圍,。而從糧食種類來看,,送細糧的位置大多是野戰(zhàn)醫(yī)院,,送粗糧的位置是山上駐地和臨時指揮部……”郭海波告訴記者,他還尋訪過村里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在他的腦海中,,八路軍烈士遺骨分布圖越來越清晰。
一身迷彩,,一把鐮刀,,一個布袋,一壺白開水,,兩三個饅頭,。這是郭海波每次出發(fā)前的“標配”。
用鐮刀砍掉擋路的荊棘,,用布袋背回烈士的遺骸,,渴了喝兩口白開水,餓了咬一口干饃饃,。早出晚歸,,一出門尋找就是一整天時間。2012年至今,,郭海波上山足有百次,,他的腳步走遍了黎城大大小小的山頭,還走到了武鄉(xiāng),、左權等周邊革命老區(qū),。
郭海波說,根據(jù)老人的講述和積累的經(jīng)驗,,八路軍遺骸周邊會有磚頭和石板,,活著的戰(zhàn)士會在上面寫上或刻上犧牲者的名字和部隊番號等。有時候戰(zhàn)斗激烈緊迫,,有的犧牲戰(zhàn)士就近,、就地掩埋,堆積起來個小土包,。對于有這些特征的地方,,他會格外留意。
找到散落的遺骸后,,他每次都深深鞠一躬并說:“八路軍老爺爺,咱們回家吧,?!?/p>
有八路軍遺骸的地方地勢非常艱險,隨著時間推移,,八路軍遺骸越來越難找,。
4月初,,記者跟隨郭海波上山搜尋的路線幾乎都是懸崖峭壁,山坡近乎垂直,落差很大,30厘米寬的山路只能挪動向前,。
看到郭海波一人尋找顯得有些吃力,。記者問:“你為什么不找個人幫助你一起找?”
“我不想因為我個人做的事,,讓別人有啥閃失,。”郭海波說,。
郭海波說,,這么多年來,曾經(jīng)也有村民表示“不理解”,,有人說他是“神經(jīng)病”,,但是自己沒放心上。因為看到八路軍戰(zhàn)士遺骸下山安葬,,他就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他們把命都丟在了這里,我做這點事不算啥”
2013年,,郭海波就開始四處找人幫助籌款,,準備修建烈士墓。郭海波將烈士墓的地點,,選在了距村子西邊1公里的一塊坡地上,。
“這片土地是當年八路軍平整出來的,今天我們要在這塊土地上給他們安一個‘家’,?!惫2ㄕf。
經(jīng)過多方努力,,郭海波爭取到慈善捐款,,又借到一些錢,在2017年,,烈士墓終于建成,。21口棺木安放著21位烈士的遺骸,烈士們的遺骨靜靜地躺在這里,。
清明節(jié)前夕,,黎城縣一些單位組織到烈士墓的石碑前敬獻花圈,也有個人自發(fā)前來祭奠,。很多人都知道,,這座烈士墓里安葬的八路軍遺骸是郭海波這幾年辛苦找到的。
有的人見到郭海波會伸出大拇指稱贊他,,也有很多人拉著郭海波要跟他合影,,但是郭海波覺得他做這件事“不值一提”,。
“他們把命都丟在了這里,我做這點事不算啥,?!惫2ㄕf。
“尋找八路軍遺骸的工作還要繼續(xù),,沒有完成時,。”郭海波說,,和平年代,,我們更不能忘記這些為國盡忠的英雄們。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