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3月7日電 題:“移民新村”開學季——貴州黔西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見聞
新華社記者駱飛
陽春三月開學季,,位于貴州省畢節(jié)市黔西縣城的“錦繡花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nèi)一大早便穿梭著學生上學的身影。平坦寬闊的馬路上,“大手牽小手”的他們大多是今年首次搬出深山區(qū)“進城入學”,。告別了鄉(xiāng)村崎嶇泥濘的上學路,,縣城家門口的學校是這些孩子們擁抱新生活的幸福起點,。
今年3月前,,10歲的羅鈴梅和家人一起,從黔西縣定新鄉(xiāng)的山區(qū)搬到了縣城里,。新學期開始,,她第一次走進了城里的校園。3月5日7時左右,,記者與羅鈴梅一起踏上上學的路,,從安置點走到黔西縣第十小學只用了10多分鐘。而就在3個多月前,,羅鈴梅每天上學至少要翻山越嶺走1個多小時,。
“在新學校,老師對我格外關心照顧,,我也很快結識了新朋友,。”羅鈴梅高興地說,,這里的學習環(huán)境比村小好很多,,更有信心好好學習。
同樣是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的羅鑫悅,,作為學校首批接收的學生,,去年5月就實現(xiàn)了在家門口上學的愿望?!凹议T口讀書讓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很放心,。”她說,。
黔西縣第十小學校長趙彤介紹,,全校共有1959名學生,,其中988人是易地搬遷來就讀的,,縣里和學校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方面,加大硬件投入滿足教學需求,;另一方面加強關懷,,采取城鄉(xiāng)學生“一對一”結對子、黨員教師包保等措施,,加快他們?nèi)谌胄颅h(huán)境,。
黔西縣結合縣城現(xiàn)有師資和校舍條件做好接納新生保障,,還在安置點新建校舍滿足幼兒就近入園。安置點教育服務等窗口幫助群眾辦理相關手續(xù),,實現(xiàn)“進一扇門辦多項事”,。
在“錦繡花都”安置點,占地約4900平方米的“錦繡恒大中心幼兒園”裝飾一新,。寬敞的教室被有效地分隔為教學區(qū),、活動區(qū)、睡房等,。園長董煒介紹,,幼兒園目前開辦了大中小共12個班,有595名幼兒,,全是搬遷戶的孩子,。幼兒園基建由恒大集團對口幫扶修建,縣里按照每個班5萬元投入資金裝修,,標準和城里的公辦園一樣,。
搬遷戶丁女士4歲的孩子讀小班。談到孩子能就近讀書,,她難掩心中的喜悅:“比起住上新房,,小孩能在城里接受這么好的教育,更是我愿意從山里搬遷出來的動力,?!?/p>
安置點教育服務窗口的負責人黃鸝介紹,從2018年5月至今,,共有1700多名義務教育階段的易地搬遷戶子女實現(xiàn)了就近入學,,為了更好地保障安置點內(nèi)群眾子女的后續(xù)教育需求,安置點正在借助東西部對口幫扶的力量籌建新的小學,,以提供更加優(yōu)質便捷的教育服務,。
黔西縣教育局局長蔣劉恩說,省里提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教育保障是關鍵,,也是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公平,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留得住”的有力支撐,,更是“教育是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最有效措施”理念的具體實踐。
-
貴州著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xù)工作
為解決山區(qū)群眾“搬出來后怎么辦”問題,,貴州將從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強化培訓和就業(yè)服務、提升文化服務、加強社區(qū)治理及基層黨建等5方面,,著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xù)工作,。2019-03-01 14:59:06
-
推動易地扶貧搬遷由“求進度、重項目建設”向“求質量,、重脫貧實效”轉變——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扎實推動落實代表委員建議提案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委會主任冉慧最近一直在忙著調(diào)研,,“把基層群眾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去”,。2019-02-19 17:53:57
-
陜西發(fā)行35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用于易地扶貧搬遷
記者從陜西省財政廳獲悉,2019年陜西首批35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日前成功發(fā)行,。此次發(fā)行的政府債券為新增一般債券,,將用于陜西易地扶貧搬遷項目。2019-02-11 14:27:44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