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2月16日電(記者王井懷)一碗大米飯,,對城里人不算什么,,可對黃土高原的農(nóng)村人來說是個稀罕物,而在一些貧困村甚至是“奢侈品”,。黃河邊的奇奇里村,便是這樣的村子,。
近三年來,,記者蹲點采訪山西省永和縣奇奇里村,從一碗大米飯里,,可以直觀感受到這個小山村餐桌的變化和村民思維的改變,。
奇奇里村有700多口人,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偏遠窮村,。以前,,村民外出要走“鼻梁路”,只容得下一兩個人,,兩側(cè)是陡坡,。一日三餐是小米湯、面條和自家腌的咸菜,。來了客人,,家家戶戶能拿得出的最好招待是白糖,飯后也沒茶,,上碗白糖水,。
村里較早吃過大米飯的是村主任劉軍英。2002年,,25歲的劉軍英在縣城住過一段時間,,機緣巧合吃上一次白米飯,“怎么全是米,,沒一點湯水?。俊?。
2015年,,20多歲的年輕后生郭若橋到村里當(dāng)?shù)谝粫洠瑤ьI(lǐng)大家脫貧致富,。年過半百的貧困戶老漢劉寧富心疼這個城里來的孩子,,尋思著給他改善生活,,特地去城里買了2斤大米。
大米可是奢侈品,。村里人窮,,能吃自家地里種的,就舍不得花錢買吃的,。再說,,黃土高原上沒有吃大米的習(xí)慣,要買米得進縣城,。老劉先走幾小時的“鼻梁路”到鎮(zhèn)上,,再坐顛簸的大巴車到縣城,一個來回得一整天,。
聽說晚上有大米飯吃,郭若橋一路小跑過去,,見桌上只有一碗白米飯,。他扒一口,甜得發(fā)膩,,原來里面拌了村民心中最“珍貴”的白糖,。“村里人不知道大米飯怎么吃,?!惫魳蚺吕蟿㈦y堪,一筷子一筷子咽下去,,也明白了這個閉塞小山村脫貧有多難,。
第二年,在各級扶貧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奇奇里村窄窄的“鼻梁路”換成了柏油路,。2017年,郭若橋聯(lián)系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到村里認領(lǐng)棗樹,,一棵棗樹120元,,無論豐歉,保證貧困戶的基本收入,,多年來的賣棗難得到解決,。
這個閉塞的小山村開始迎接全國各地的客人。依傍黃河美景乾坤灣,,奇奇里同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合作,,辦起黃河邊的“影像村”;隨后,,共享單車騎進奇奇里,;奇奇里還在黃河邊建起拓展基地,,不少企業(yè)、高校來這里旅游,、培訓(xùn),、體驗生活。這個小山村漸漸與時代同頻共振,。
三年前記者第一次走進奇奇里村時,,不少村民都不會打招呼,只是憨憨一笑?,F(xiàn)在,,村民見了陌生人會大大方方請進家喝口茶、歇歇腳,。有的村民玩起手機攝影,。經(jīng)一位攝影家牽線,10位村民加入了山西省企業(yè)攝影協(xié)會,,成了業(yè)余攝影師,。還有的人更潮,玩起了抖音,、快手,。
大米飯也終于成為再普通不過的食物。日前,,記者走進奇奇里一看,,村里的冰箱多了,冰箱里的雞鴨魚肉多了,?!按竺罪堖€不如自家下的面吃著順口?!币晃回毨粜χf,。
老劉家開起了農(nóng)家樂。他的小兒子劉記林成了大廚,,輕輕松松做幾十道菜,。最好吃的是他用村里土雞燉的“紅棗雞”,肉嫩汁美,,來客都贊不絕口,。當(dāng)然,家里也少不了大米,?!按汗?jié)前,買了十幾斤大米,,有的客人愛吃米飯,?!?/p>
2017年底奇奇里村脫貧摘帽,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8500多元,。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