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回家過年了,,很多人都在忙著采購年禮,。畢竟過年回家有父母公婆岳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同學朋友……串門走動總不能空著手吧。
可是,,到底買什么東西合適呢,?很多人問我:“你是營養(yǎng)專家,會買營養(yǎng)品和保健品作為禮物嗎,?”其實,,我很少買這類產品。倒不是因為我真的認為營養(yǎng)品和保健品都沒有用,,全是騙人的,,而是因為送它們作為禮物難度比較大。保健食品各國都有,,它有社會需求所以有存在意義,。不過,麻煩就在于它們并不是適合每個人的,,不敢隨便送,。
雖說有“藥食同源”這一說,,但食品、保健品,、藥品三者的管理不同,,批準的難度也不同。到底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呢,?營養(yǎng)補充品到底是藥還是保健品呢,?恐怕絕大多數(shù)人還弄不清,這里簡單說說這些常識吧,。
食品能提供營養(yǎng)素,,但短期內無法治療疾病
超市和農貿市場里的普通食物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吃的,都是非常安全的東西(當然,,少數(shù)人也可能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和不耐受等反應),。
食品要有容易接受的色香味和口感,而且必須能提供營養(yǎng)素,。其中也含有一些保健成分甚至藥效成分,,但是含量比較低。
的確,,吃對了食物能夠幫助疾病的康復,,但也只是輔助作用。正因為食物中的藥效成分比較少,,所以不能期待用它在短期內治療疾病,。比如說,合理調整飲食,,再加上運動,,能夠改善血壓、血糖,、血脂狀況,,但可能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能看到明顯效果。再比如說,,人們相信多吃芹菜菠菜有利降低血壓,,但絕不可能是吃一餐之后就馬上能夠降低20個毫米汞柱——要真是那樣,沒有高血壓的人哪兒還敢吃芹菜,、菠菜呢,?
所以,沒有哪個國家允許普通食品宣稱療效,,或是宣傳特定保健功能,。對于預包裝食品來說,就連“含某種營養(yǎng)保健成分”的說法,也有法規(guī)(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來專門管理,。測定數(shù)據(jù)證明含量達到一定標準之后,,才能說是“含有”還是“富含”,。
藥品只能用于特定病理狀況的患者
對于藥品來說,,是否含有營養(yǎng)成分或是口味的好壞都不是它的主要考慮因素,治療效果才是第一位的,。藥物的生產和銷售必須有審批許可,,藥效必須得到可靠的臨床研究來證明。如果吃了很久都沒有效果,,這種藥就該扔了,。
藥是給治療目標使用的,不能起到補充營養(yǎng)素的作用,,無法替代健康飲食,。除了少數(shù)營養(yǎng)補充用的藥物之外(即便如此也不能過量),藥效成分一般都會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所以它們只能用于特定病理狀況的患者,,如無醫(yī)囑,不能隨便亂吃藥,,更不能日常不好好吃飯,,卻把藥當成飯吃!
保健食品具有生理調節(jié)作用,,但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某種意義上,,保健食品的性質居于食品和藥品之間。它們一般不講求是否美味,,但在考慮營養(yǎng)素含量的同時,,還會考慮到是否具有特定的生理調節(jié)作用。
在經過可靠的功效實驗來驗證保健效果之后,,保健食品還需要通過審批,,獲得保健食品的許可。而且,,只能宣傳被批準的那個保健功能,,不能夸大作用,擴大功效范圍,。比如說,,得到批準的只有一個血脂調節(jié)功效,就不能宣傳它具有美容,、降糖,、減肥……等等其他功效。
正因為保健食品比普通食品的生理調節(jié)作用大,,所以它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只針對需要這種調節(jié)作用的人,。打個比喻說,A先生身體的某個代謝路徑需要往左邊調一下,,如果吃了某個保健品,,正好方向調對了,當然效果很好,;但B先生的身體需要往右邊調一下,,他跟風吃了這個保健品,結果調節(jié)方向錯了,,反而會適得其反,,危害健康。
當然,,和藥品相比,,保健食品的調節(jié)力度達不到藥物的那種程度,也不能替代正規(guī)治療,,所以相關法規(guī)禁止它們宣傳藥效,。
總之,一種東西的“保健作用”“生理調節(jié)作用”越強,,那么它就越“挑人”,,越不能隨便用。世界上很難找到對所有人,、所有身體狀況都有好處的“萬靈”式保健食品,。
營養(yǎng)素補充品只能治療營養(yǎng)素缺乏癥
還有一類是營養(yǎng)素補充產品,在一些藥店里會被當成藥品來賣,,有些還會作為保健品來推銷給消費者,。比如維生素C片、葉酸片,、鈣片等,。
營養(yǎng)補充品都是食物中的正常成分,所以只要劑量不過大,,總體而言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到底有沒有好處,,要看人們是不是缺乏這種營養(yǎng)素,。如果正好原來有缺乏,那么補充營養(yǎng)素會十分有效,。但是,,吃得過量或不得法,也會帶來副作用。
比如說,,原來因為維生素C缺乏而牙齦腫脹,,因為維生素B1缺乏運動后的肌肉酸脹難以恢復,因為維生素B2缺乏嘴角疼痛,,因為維生素A缺乏眼睛發(fā)干……那么在補充相應的營養(yǎng)素之后,,效果會立竿見影,幾天內就能看到改善效果,。所以,,營養(yǎng)素的確可以作為藥品服用——用于治療營養(yǎng)素缺乏癥,。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缺乏的人吃了也會有同樣的好處,更不意味著越多越好,。
比如說,,如果沒有缺鐵性貧血問題,膳食中有足夠的肉類,,那么補充含鐵元素的保健品意義不大,,而體內過多的鐵并不利于心血管病和某些癌癥的預防。又比如說,,嬰幼兒每天喝的母乳和嬰兒奶粉中已經有了足夠的鈣,,如果表現(xiàn)出缺鈣癥狀,主要是因為維生素D不足,,或者消化吸收能力太差所致,。不解決原因,一味補充鈣片,,反而給嬰幼兒尚未發(fā)育成熟的腎臟帶來沉重負擔,,同時還會影響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有害孩子的健康,。
很多朋友會問,,為什么作為藥物銷售的維生素產品非常便宜,有些便宜到100片(粒)只有幾塊錢,;而作為保健品的維生素賣得則非常貴,,最少一瓶幾十塊,動輒幾百甚至上千,?
其實這只是因為維生素類藥物有價格管理,,本身成本不高,而且通常很少做廣告,,所以價格非常親民,;而保健品則沒有價格管理,廣告和營銷費用高昂,而且銷售時利潤空間大得多,。
賣一瓶賺十塊二十塊,,和賣一瓶賺幾毛錢相比,換了你當售貨員,,你會推廣哪個呢,?至于直銷之類方式就更不用說了。
一瓶本來價值幾十元的復合維生素,,加點糖,、酸、香精,、填充劑和少量植物凍干粉(就算有比例通常也不多)等配料,,只要推銷水平高,賣幾百塊錢的也不罕見,。賣的人盆滿缽滿,,買的人得到面子和心理安慰,雙方皆大歡喜,。
所以,,這也是我為什么很少買它們當禮物的原因。
準確了解親友的身體情況后才能買對這類禮物
如果想給親友家人買些保健食品或者營養(yǎng)素增補產品,,那么就一定要深入了解親友的身體狀況,。無論是中藥補品,還是營養(yǎng)補充劑,,或者保健食品,,都得買對品種。要考慮到他們的疾病狀況,,生理特點,,要考慮到他們的日常飲食,甚至還要考慮到他們正在服用什么藥物,,是否會有不良反應,。
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飲食質量很差,,有營養(yǎng)素缺乏情況,,強烈的應激反應,或者孕期哺乳期等情況,,是可以酌情補充營養(yǎng)素補充品的,。各種保健類補品在某些身體狀況下也可以按身體情況選擇服用。但是,,一段時間之后,,身體狀況改變了,,那么服用的這些營養(yǎng)補充品或保健食品也應隨之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長期服用,。
總之,,這事兒太有技術含量了,工作量也太大了,。若只聽推銷員一面之詞,,又往往會夸大宣傳。所以,,在購買使用這類產品之前,,需要仔細看包裝上的產品說明,有無保健食品標志和審批號碼,,是否經過驗證合法生產的,。一定要詳細和親友溝通,然后找個靠譜的營養(yǎng)保健專業(yè)人員來咨詢,。
文/范志紅(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