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2月23日電 題:“一個黨員就是一片天”——追憶百歲“紅嫂”張淑貞
新華社記者潘林青,、陳灝
冬至。沂蒙山下白幔低垂,,百歲沂蒙“紅嫂”張淑貞老人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這里舉行。
她在抗戰(zhàn)最艱難的時候毅然入黨,,自己的孩子挨餓也要冒著生命危險撫養(yǎng)40多個革命后代,臨終仍不忘黨員的忠誠——她用一生詮釋了人民為何跟黨走。
“紅嫂”遠去,但“紅嫂精神”卻一直在傳遞,,已成為沂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沂蒙兒女奮勇向前,。
大善大義養(yǎng)育恩
“驚悉撫養(yǎng)我們童年成長的老娘駕鶴西去,,我們悲痛欲絕,?!睆埵缲懤先巳ナ篮螅呐畠河趷勖肥盏搅艘环庥啥嗝麑涀优?lián)名撰寫的悼念信——70年來,,張淑貞是這些將門之后共同的“娘”,。
張淑貞的老家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xiāng),曾是山東抗日根據(jù)地核心區(qū)域,。1939年夏天,,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等先后進駐,羅榮桓,、徐向前等革命先驅(qū)曾長期在這里戰(zhàn)斗,、工作、生活,。
戰(zhàn)斗說來就來,,革命將士的子女們無人照料,張淑貞和婆婆創(chuàng)辦戰(zhàn)時托兒所,,3年多時間里,,撫養(yǎng)了3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遺孤。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歲,,最小的生下來才三天,。老人生前接受采訪時說:“他們的爸媽出去打仗了,孩子我們養(yǎng)起來,,他們也就放心了,。”
物資匱乏的戰(zhàn)時,,要在敵人“掃蕩”中撫養(yǎng)40多名孩子,,難度可想而知。
寄養(yǎng)的孩子們一個沒少地“完璧歸趙”,,張淑貞一家卻有4個孩子先后因營養(yǎng)不良而夭折,。于愛梅曾問她,,當時為什么那么“狠心”?張淑貞回答說:“自家的孩子沒了還能生養(yǎng),。同志們的孩子要是沒了,,恐怕就沒有了血脈。"“咱舍上命也不能讓烈士斷了根呀,!”
戰(zhàn)火砥礪淑且貞
晚年的張淑貞記憶力大幅衰退,。夜里醒來,她經(jīng)常顫巍巍地把家門打開,?!澳镎f,門關上了,,部隊路過就不進來了,。”兒子于千林怕她凍著,,悄悄給關上,,但一宿下來要關好幾次。
“娘有時候不清醒,,以為現(xiàn)在還是抗戰(zhàn)時期,。”于千林說,,張淑貞經(jīng)常讓他趕緊煮掛面,,一煮就是10斤?!八f八路軍的隊伍要過來了,,讓戰(zhàn)士們吃過飯再走,別餓著肚子去打仗,?!?/p>
軍民魚水深情始終在張淑貞心頭縈繞。她在抗戰(zhàn)最艱難的時期入黨,,用一生踐行著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在抗戰(zhàn)最艱苦的1940年到1943年,張淑貞擔任2個村的婦救會長,,負責13個村的抗日宣傳和黨員發(fā)展工作,。全家還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抗日干部,、救治了百余名八路軍傷病員,。
張淑貞在抗戰(zhàn)時期結(jié)識的將領、戰(zhàn)士,,親手撫養(yǎng)過的孩子,,很多后來擔任了要職,。但于愛梅介紹,母親生前對家人囑咐最多的話就是“不要提要求”“不要添麻煩”,。就連組織上每個月發(fā)的補貼,,張淑貞都于心不安。去世前,,她還叮囑于愛梅,,把補貼取出來當特殊黨費上交。老人常說,,“一個黨員就是一片天,,老百姓一睜眼就能看見呢?!?/p>
12月19日晚,,或許是心有所感,張淑貞讓女兒取出她珍藏著的三枚黨徽,,拿出自己最喜歡的那枚,,攥在手心里,。20日早晨6點,,這位104歲的老人帶著這份她最珍視的榮譽,安詳離去,。
蒙山含淚,,沂河凝噎。
她坎坷且不平凡的一生,,正如挽聯(lián)所書:百歲紅嫂承傳大善大義,,一代楷模詮釋至淑至貞。
“紅嫂精神”代代傳
戰(zhàn)爭年代的沂蒙,,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紅嫂”。
“母送兒,,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戰(zhàn)場。一口飯,,做軍糧,;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件破棉襖,,蓋在擔架上?!彼齻冇萌橹托∶字嗖赣锩?,用小推車推動歷史,,譜寫了抵御侵略和解放人民的悲壯詩篇。
是什么讓“紅嫂”義無反顧地支持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事業(yè),?答案就在歷史中,。
日軍大舉入侵山東,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帶頭南逃,,將齊魯兒女暴露在侵略者的馬蹄前,,共產(chǎn)黨領導人卻果斷指示“派兵去山東、創(chuàng)建山東抗日根據(jù)地”,;黨領導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讓人民群眾成了土地的主人,。
只有共產(chǎn)黨的軍隊愛民如傷,,用自己的主張和行動,贏得了民心,。在沂南和尚崮戰(zhàn)斗中,,八路軍兩個連的戰(zhàn)士在突圍時看到部分百姓沒有脫險,他們?nèi)拥舯嘲?、端起刺刀沖向敵人,,為百姓殺出了一條血路。172名戰(zhàn)士,,僅8人幸存,。
黨用生命選擇了“為人民”,人民用生命選擇了“跟黨走”,。
張淑貞等老一批“紅嫂”逐漸離去,,新“紅嫂”正不斷涌現(xiàn)?!白蠲辣鴭寢尅敝斐书F把擁軍當作永不下崗的職業(yè),;新“紅嫂”李秀蓮在當?shù)爻霈F(xiàn)局部征兵難的苗頭時,毅然動員仍在上大二的孫子和剛剛大學畢業(yè)的侄子入伍……她們正在循著先輩們的足跡,,將愛黨愛軍,、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紅嫂精神”薪火相傳,。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