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8日電 題:租草場當牧民 改良馬做產(chǎn)業(yè)
新華社記者張云龍、劉磊
見慣了蒙古族牧民在自家草場里放羊,,但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的賽吉拉胡卻大不一樣,,他租來草場當牧民,不去養(yǎng)羊而是投入巨資改良蒙古馬,。
新一輪寒潮來襲,,草原白天的氣溫已達零下二十多攝氏度,天氣雖然晴朗,,但冷風刺骨,,讓人睜不開眼睛。在道特淖爾鎮(zhèn)巴音烏拉嘎查一處山丘下,,30多匹駿馬齊刷刷昂首挺立,,如雕塑般一動不動。
“那是馬兒保存體溫的動作,?!辟惣f,,當?shù)氐拿晒篷R可耐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冬季仍可在外覓食,。但是這群馬并不是草原上常見的蒙古馬,,它們個頭更高大,體型更俊美,,是蒙古馬與純血馬的改良品種,。
賽吉拉胡出生在內蒙古鑲黃旗,從部隊退伍后來到東烏珠穆沁旗成家,。父親年輕時負責看護嘎查集體的馬群,,他從小就喜歡馬?!榜R是蒙古族牧民生活中最親密的伙伴,,出行、放牧都離不開它,?!?/p>
20世紀末,在游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蒙古馬,,逐漸淡出越來越現(xiàn)代的牧民生活,,被摩托車、汽車取代,,內蒙古存欄的馬匹也從1975年的239萬匹一度銳減至不足70萬匹,。
近年來,生活富裕的人們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伴隨國家大力弘揚民族文化,,蒙古馬在文化交流、旅游休閑,、體育競賽中強勢回歸,,并由此形成全新的馬產(chǎn)業(yè),在草原上勃發(fā)生機,。
傳統(tǒng)的牧業(yè)生產(chǎn)方式又在發(fā)生新的變化,,草場流轉越來越普遍。賽吉拉胡和親戚吉雅圖租了1萬畝草場,,重新當起牧民養(yǎng)馬,。“一開始就是喜歡馬,,賣馬奶也有些收入,。”
作為新一代的牧民,,賽吉拉胡更懂得挖掘商機和利用科技,。他看到,,那達慕上的賽馬活動越來越多,參賽的馬匹也不僅僅是本土的蒙古馬,,還有高大的國外品種,。這些馬耐力不足,但速度很快,,于是就想到了改良蒙古馬,。
賽吉拉胡走訪了不少馬場,最后找到了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芒來的團隊,。從2000年開始,,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就已經(jīng)從美國引進純血種公馬,培育長距離,、耐力強,、速度快、骨骼細而個體較大的三元雜種競技馬新品種,。
按照芒來團隊的技術方案,,2013年,賽吉拉胡花60多萬元從北京買回退役的純血馬,,采用自然繁育的方式進行雜交,,到今年已經(jīng)培育出第四代?!靶Ч苊黠@,,既保留了蒙古馬的耐受性,又有純血馬體型大,,速度快的特點,。”
“改良馬的經(jīng)濟效益很好,,蒙古馬馬駒只能賣3000多元,,成年馬一般不超7000元,但是改良馬通常都在1萬至2萬元,?!辟惣f,,養(yǎng)馬到現(xiàn)在投入180多萬元,,預計明后年可以實現(xiàn)盈利。
去年,,賽吉拉胡又購進兩匹阿拉伯馬,,繼續(xù)向“骨骼細”的方向改良。今年,,他還注冊了鐵河競技馬選育公司,,吉雅圖也在琢磨如何將季節(jié)性的馬奶變成長年生產(chǎn)銷售的產(chǎn)品,。
截至今年,內蒙古馬匹存欄量回升至84.8萬匹,,居全國第一,。明年夏天,內蒙古將舉辦國際馬文化博覽會,,全區(qū)好幾個盟市也都在加快發(fā)展馬產(chǎn)業(yè),。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