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知艾防艾,,別放大對艾滋病的恐懼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12月1日是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的宣傳主題是“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知曉,,是有效預防或治療艾滋病的第一步,,也是尤為關鍵的一步。
事實上,,當前仍有許多感染者并不知曉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狀況,。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有3/4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曉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狀況,。這意味著,仍有1/4的感染者對感染情況可能并不知曉,。
及時知曉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狀態(tài),,并及時接受相關的干預和治療服務,才能更為有效地保護自己和親人等。然而,,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視和污名化等問題仍然存在,,加之對隱私能否得到有效保護的擔憂,讓不少人對接受艾滋病毒檢測顧慮重重,,只有在生病或出現(xiàn)癥狀后才去接受艾滋病毒檢測,。這些都在客觀上增加了艾滋病毒傳播的風險。
提高艾滋病毒感染狀況知曉率,,重點在于擴大艾滋病毒檢測服務的可及性,。這需要充分利用并拓展創(chuàng)新的艾滋病毒檢測方法,并不斷擴大艾滋病毒檢測服務覆蓋范圍,。目前,,一些新方法的應用,為提升檢測的可及性創(chuàng)造了條件,。比如,,艾滋病毒自我檢測、基于健康機構和社區(qū)的檢測服務等,,都有助于人們更為及時地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
艾滋病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我們需要對艾滋病的傳播保持警惕,,但絕不應該放大對艾滋病的恐懼,。一個或許需要重申的常識是:艾滋病在本質上也是各類疾病的一種,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其傳播途徑已然明晰,,預防與治療已經(jīng)有了較為成熟的方案,可防可控,。太多的“談艾色變”,,根源在于對艾滋病的了解不夠準確、認知存在偏差,。
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的,,是對艾滋病的無知和偏見,以及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自1985年我國發(fā)現(xiàn)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來,,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在我國已歷時多年,并取得顯著成效,。消除偏見,、及時知曉,,才能進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