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中心,。邵寶奎攝
地王大廈,。邵寶奎攝
東海國際中心公寓,。邵寶奎攝
賽格廣場鋼結構封頂,。邵寶奎攝
邵寶奎,現(xiàn)任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基礎設施項目部經(jīng)理,,扎根深圳二十余載,,先后參與過地王大廈、賽格廣場,、深圳市民中心,、騰訊大廈等多個地標建筑的建設?!霸谏钅洗蟮?,走幾步就能見到我們干過的工程,這些都是珍貴的回憶,?!彼贸鲆槐鞠鄡裕锩嬗涊d了他見證深圳發(fā)展的點滴,。
他打趣道:“如果說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的話,,把這些串聯(lián)起來,,我就可以講述深圳的發(fā)展史了?!?/p>
想了解深圳發(fā)展,?本地人一定都會推薦你沿著深南大道自東向西瀏覽一番。地王大廈,、賽格廣場,、深圳市民中心、東海國際公寓,、騰訊大廈……這條“深圳第一路”兩旁的建筑不僅是特區(qū)一張張亮麗的名片,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這片土地日新月異的變化,。
兩天半一層
刷新“深圳速度”
1996年,亞洲第一高的深圳地王大廈竣工,,中建二局以“兩天半一層”的紀錄刷新了“深圳速度”,,并以384米的高度重塑了深圳高度。這座大廈,,是邵寶奎參與深圳建設的起點,。
和眾多弄潮兒一樣,邵寶奎一畢業(yè)就選擇南下,,來到改革開放最前沿深圳,。“雖然學的是土木專業(yè),,可在工地我還是個新手,。”邵寶奎回憶,,“安全主任對安全管理要求非常高,,我每天就拿著相機跟他從一樓走到頂樓,遇到違規(guī)的就拍下來,?!睘榱伺囵B(yǎng)大家的安全施工意識,當時現(xiàn)場施工的安全獎罰制度極為嚴格,?!鞍踩睕]有公司標志的,罰10元,;帽帶沒扣好的,,罰30元;不戴安全帽就進現(xiàn)場的,,罰50元,,沒商量,!”邵寶奎對安全規(guī)定如數(shù)家珍。
“要是有耍賴不服的,,我就拿出相機里的照片給他看,,他馬上就服軟,百試百靈,!”照片拍多了,,邵寶奎便養(yǎng)成了一上工地必帶相機的習慣。
就在地王大廈竣工的當天晚上,,邵寶奎爬到距離大廈不遠處的高樓上,,拍下夜幕中的地王大廈?!澳莻€時候就數(shù)地王大廈最高,,周圍的樓房都比它矮多了?!鄙蹖毧锌?,“想到這座大廈是我參與建設的,別提有多驕傲了,?!?/p>
兩萬鋼構件
搭造“鋼鐵巨人”
就在地王大廈竣工沒多久,距離其不遠處的一座八邊形超高層建筑即將開工,,這就是世界第一高鋼管砼大廈——高354米的深圳賽格廣場,,也是首座我國自主設計投資的超高層建筑。有了之前建設地王大廈的成功先例,,賽格廣場的施工任務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中建二局建設者的肩上,。
根據(jù)設計要求,賽格廣場需3.3萬噸的用鋼量,,兩萬件鋼構件,,儼然一個“鋼鐵巨人”!而將這個“鋼鐵巨人”連接起來的,,是21萬套高強螺栓,、38萬顆栓釘和總長度達80公里的焊縫。焊接工程量之大,、焊接質(zhì)量要求之高是罕見的,。這個硬骨頭,中建二局最終啃了下來,。
1999年,,在大廈封頂之后還發(fā)生過一件事。由于這個“鋼鐵巨人”太高,,風起云涌時,,抬頭望去會讓人產(chǎn)生大樓正在急速傾斜的錯覺,,甚至發(fā)生過周邊行人競相奔跑躲避的場面。為了讓市民安心,,來自深圳質(zhì)監(jiān)總站,、深圳大學的教授和專家還發(fā)表講話對公眾解釋。
“我記得當時賽格廣場主體工程一共進行了5次驗收,,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按照國家高層建筑結構技術要求,允許垂直偏差30毫米,,而賽格廣場實際偏差僅僅7毫米,。”看著賽格廣場現(xiàn)在的照片,,邵寶奎臉上滿是自豪,。
臺風頻光顧
吹不倒“展翅大鵬”
站在賽格廣場頂層往西望去,有一處建筑分外搶眼,,形似大鵬展翅,那就是深圳市民中心,,也是邵寶奎作為項目經(jīng)理接到的第一個項目,。那段日子,他正式在深圳安家,,從此結束了“深漂”生涯,。
2000年,邵寶奎帶領的項目團隊承接了市民中心屋蓋的建設任務,,也就是大鵬的翅膀,。屋蓋面積6.3萬平方米,總重約9000噸,,屋蓋長486米,,是全國最大的異形曲面鋼結構大屋蓋,被稱為深圳的“第一屋頂”,。為了做好這項工程,,項目部在當時匯聚了各地精英,在施工過程中,,一項項新技術,、新工藝先后誕生。其中“計算機同步控制,、整體提升技術”開創(chuàng)了分步提升,、高空合龍,多吊點提升爬升混合作業(yè),,使用激光測距儀控制各點標高的先例,,成功實現(xiàn)了面積1.5萬平方米,、總重2400噸的特大鋼結構屋蓋的整體提升。
建設市民中心期間,,臺風頻頻“光顧”深圳,。為了保證屋頂不會被臺風吹倒,每次臺風前安全檢查時,,邵寶奎都會在檢查完畢后拍一張項目照片,,臺風離開后再拍一張?!凹o念我們經(jīng)歷了多少次臺風,,也證明我們團隊的能力?!狈e累的照片有厚厚一沓,。
2004年,市民中心正式對外開放,,邵寶奎和家人一起在項目前合影留念,,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一次性提升
架起“空中連廊”
隨著深圳不斷發(fā)展,,大量人才涌入,,住宅樓猶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其中以號稱“亞洲第一高住宅”的東海國際公寓最為突出,。樓高308米,,兩棟公寓間由總重量近700噸、最大跨度35米的空中連廊連接,,為當時深圳結構最為復雜的超高層住宅建筑,。那時的邵寶奎剛付完一套房子的首付,住上放心房的迫切心情,,他比誰都了解,。讓大家住得放心,成為他參與這個項目的終極目標,。
創(chuàng)新之城從不缺乏創(chuàng)新人才,。在東海國際公寓施工中,要數(shù)空中連廊連接最難,,要將總重約700噸的鋼結構連廊提升至180米的高空處,。經(jīng)過長達半個月的討論和研究,邵寶奎和同事最終決定采用液壓整體提升技術,,先在地面上將連廊拼接完畢,,最后一次性提升至高空。這在工地施工中還很少使用。
2011年12月3日,,連廊提升順利在180米的高空平穩(wěn)對接就位,。按照慣例,邵寶奎仍然將這一重要時刻用相機記錄了下來,?!皶r代在發(fā)展,建筑施工技術也在前進,,現(xiàn)在看看這些照片,,也能發(fā)現(xiàn)我們建筑施工的發(fā)展軌跡……”邵寶奎說道,“如今,,我們在施工中又引入了BIM技術,,可以提前模擬整個施工過程,更加方便了,!”
如今,,邵寶奎帶著團隊又參與到深圳地鐵13號線的建設中。翻看他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會有地鐵建設過程的照片,。“跟著深圳成長已快30年了,,看到它現(xiàn)在發(fā)展得這么好,,打心底為它高興!”
版式設計:蔡華偉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