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武漢10月18日電(記者俞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利用設施項目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17日在武漢紡織大學揭牌,,成為紡織類非遺項目展示窗口和高校非遺保護教學研發(fā)平臺,,并將適時全面對社會開放,接受市民免費參觀,。
3000平方米的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是一個集紡織類非遺保護傳承、展覽展示,、教學研究,、產(chǎn)品開發(fā)于一體的綜合平臺,,目前展示了20多項,、300多件(套)紡織類非遺作品,主要包括漢繡,、黃梅挑花,、紅安繡活、陽新布貼,、西蘭卡普,、紅安大布等在內的荊楚地區(qū)紡織非遺項目,。
記者現(xiàn)場看到,展出作品既有近百年的非遺文物,,也有傳承人新作,,更有武漢紡織大學師生非遺研培成果,這些作品均可讓人感受到荊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jù)介紹,,傳習基地除實物展覽展示外,還通過推介傳承人,、圖解技法,、播放紀錄片等形式,全面展示非遺技藝,、文化及傳承人的生活,。
武漢紡織大學黨委書記韋一良說,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落戶高校,,與高校學科專業(yè)深度融合,,將豐富學校紡織、服裝,、藝術學科的內涵,,把學校的“紡織”牌子做得更有影響力。
據(jù)悉,,傳習基地將適時全面對社會開放,,接受市民免費參觀,學校將充分發(fā)揮傳習基地的教育,、研究功能,,在廣大學生和社區(qū)居民中做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