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雞血”的幼升小 “穿馬甲”的小五班——暑期培訓班是如何制造升學焦慮的
近年來,升學焦慮從高考向低齡化蔓延,校外培訓機構在其中推波助瀾,。暑假期間,半月談記者走訪發(fā)現,,有部分培訓機構鼓吹校外培訓的重要性,超綱教超前學情況嚴重,,違背孩子成長規(guī)律,,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引發(fā)家長焦慮,。
打雞血式鼓吹:不上培訓班就是在荒廢
“孩子上了大班才意識到,,之前沒給孩子上培訓班是多么愧疚,。”采訪時,,一位家長為沒有給孩子報培訓班頗感內疚,。半月談記者調查發(fā)現,盡管相關部門正在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專項治理,,但一些家長仍迷失在培訓機構營造的“雞血”環(huán)境下,。
一家名叫至慧學堂的培訓機構在上海、北京,、廣州等6個城市開設了數十個培訓點,,主要從事幼兒教育。半月談記者近日以一個幼兒園中班孩子家長的身份咨詢至慧學堂幼升小課程時,,該校一位姓楊的老師反問孩子此前有沒有上過拼音,、英語培訓班。當記者回答“沒有”后,,她說,,必須抓緊了,時間不多了,,“因為已經荒廢了兩年”,。
楊姓老師給記者介紹了一個讓孩子“迎頭趕上”的方案:暑期里孩子每天來機構學習,開學后每周來兩次,,總收費超3萬元,。記者了解到,,按照該機構幼升小學生的知識標配,,幼兒園畢業(yè)前孩子分別要掌握3000個漢字,100以內加減法和簡單的英語會話,,此外還要基本掌握漢語拼音,。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教育部門已多次明確幼兒園階段不必學習拼音,,但至慧學堂的工作人員則不停地給家長灌輸“上小學后,,拼音不怎么學,學齡前不提前學今后跟不上”的觀念,。
傍名校式忽悠:真題秘考+招生推薦
由于上海的民辦小學采取面談的方式招生,,至慧學堂還會在每年面談前組織6次“模擬面談”,并聲稱有上海全部民辦小學面談時的真題,,課題組通過研究后,,出模擬題供機構使用。
“僅一個教學點,,每次模擬面試就有上百人參加,?!睏罾蠋熣f,“無論是平板電腦答題,、動手操作,,還是面談回答問題,我們這兒都會模擬,,孩子能在我們這兒過關的話,,全上海的民辦小學都難不倒他?!?/p>
半月談記者看到,,班級里,孩子們拿著平板電腦做題,,并像升學面試一般回答著老師的問題,。楊老師稱,在這所培訓機構的幼升小精英班里,,最小的學生只有2歲半,。
上海徐匯區(qū)民辦逸夫小學黨支部副書記王霞說,每年招生面談時,,都會發(fā)現學校門口有培訓機構的人員拉著孩子和家長來追問面談的內容和形式,,機構的所謂“真題”就是來自這里。
和幼升小一樣,,小升初也是不少校外培訓機構的重要業(yè)務,,他們暗地開設“小五班”,招收四年級學生在暑期超前學習五年級課程,,更有甚者,,打著招生推薦的幌子吸引家長注意。
暑期前夕,,上海一家進修學院開設的小學興趣班招收了超過1600名學生,。其中,近400名學生在地下室的教室內上課,。
據了解,,這個“小五班”的學生家長們聽說上海市民辦蘭生復旦中學在小升初時會從該班招收100多名學生,于是瘋搶該班名額,。
一位家長告訴半月談記者,,聽說除了名額推薦外,“小五班”所學內容十分貼近蘭生復旦中學的升學要求,,暑假僅是1期,,學完4期,近一半學生都能被錄取,,類似學校招生的秘考,,是重要的招生渠道,。蘭生復旦中學校長周萍對此則回應:“我們沒有辦任何培訓班,任何教培機構都跟我們沒有關系,?!?/p>
據了解,該暑期班每期12次課程收費5000元,,在8天里上完,。經教育部門查實,這一期學費共收取了838萬元,。
斬斷“超綱應試型”培訓的市場之根
“無論是傍名校的忽悠,,還是擾亂義務教育秩序的鼓吹,結果都是通過超綱教學獲取利益,?!比A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吳遵民說。
一位初中校長看了一份上述進修學院暑期班的數學試卷后說,,試卷主要考查了六年級的知識,,部分內容是初一,甚至更高年級才會學到,。例如,,分數的運算、數的整除,,屬于初中預備班的內容,。
有公辦小學語文教師告訴半月談記者,班上近一半孩子都提前學過拼音,,但很多學得并不扎實,,甚至需要糾正發(fā)音,孩子們起點參差不齊,,反而增加了學校教學難度,。
吳遵民提出,,各地在大力查處培訓機構證照問題的同時,,也必須嚴查超綱教學等行為,對此應設立黑名單制度,,震懾相關辦學者和從業(yè)人員,。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吳國平認為,應改變學科分數作為評價唯一指標的傳統(tǒng),?!疤骄拷逃齼群瓡l(fā)現,不能把學科知識學得好與好學生畫等號,,更何況是學得早,,如果從學校到社會都有這樣的認識,,那超綱類、應試類的培訓班也就失去了市場,?!保ㄓ浾?潘旭 吳振東)
-
3歲接受面試培訓,學前掌握3000漢字——幼升小果真需要如此“銜接”,?
語文,、數學、英語,、面試技巧,、儀容口才……本應恣意奔跑嬉戲的年齡,許多孩子卻被家長塞進教室接受“幼小銜接”培訓,。2018-08-08 10:26:24
-
“幼升小”致離婚扎堆,,這樣的政策須優(yōu)化
面對社會管理治理難題,必須放棄“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思維,,始終把公平作為貫穿一切政策制定的價值尺度,尋找根本的解決之道,。2018-07-09 08:14:39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2018-04-21 14:56:0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