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4月24日電? 題:你的數據安全嗎?這些數據屬于誰,?如何保證數據安全,?“數字中國”大咖這樣說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顏之宏 王成
大數據的充分利用,,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這其中既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便利,,而與之同行的,,則是數據泄露的憂慮。22日到24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這些數據屬于誰?你的數據安全嗎,?如何保證數據安全,?帶著這三個疑問,“中國網事”記者向行業(yè)大咖們發(fā)起追問,。
個人數據為何頻頻遭遇泄露,?
2016年8月,“徐玉玉案”轟動一時,。由于存儲在招考系統內的個人數據被不法分子竊取,,高三畢業(yè)生徐玉玉遭遇精準電信詐騙,其原本籌集用于上學的9900元被騙,,致使悲劇發(fā)生,。該案件的發(fā)生引發(fā)社會各界對個人數據泄露的高度關注。
廈門安全狗公司CMO朱一帆認為,,無論是個人信息平臺還是公共信息平臺,,信息泄露的根源都在于“黑色產業(yè)”的巨大利潤,“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通過黑客攻擊等手段竊取數據,隨后轉手進入地下交易產業(yè)鏈,,牟取高額回報”,。
“我國在用戶數據保護的監(jiān)管層面有諸如‘網安法’,但是目前仍缺乏可操作的細則,?!?60企業(yè)安全集團總裁吳云坤表示,國內尚未形成較好的數據保護生態(tài),,一些收集數據的平臺的安全防護等級偏低,,“我們的一些機構,包括部分政府部門,,在遭受黑客攻擊時‘毫無招架之力’,,甚至有的網站的數據庫被黑產整個‘拖庫’拖走了?!眳窃评ふf,。
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安全中心副教授蘆效峰表示,,即使是在歐盟GDPR(一般數據保護規(guī)范)即將生效的情況下,國內仍有不少互聯網企業(yè)依然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其形式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也正是因為我國對于數據保護工作不力的機構處罰力度較小,,一些體量龐大的企業(yè)認為處罰‘無關痛癢’,,因此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引起過重視?!碧J效峰說,。
網購記錄、檢索歷史,、瀏覽痕跡……這些數據屬于誰,?
很多人或許會有疑問,自己在網購平臺上的購物記錄,,或者是在手機支付軟件上的交易流水,,甚至是在搜索引擎上鍵入的檢索歷史和瀏覽痕跡,這些數據是否應該屬于自己,?
“我認為從嚴格意義上來看,,這些數據都是屬于用戶的?!崩顺奔瘓F董事長孫丕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人們?yōu)榱嗽诰W絡服務中獲得便利,將自己的購物記錄,、定位信息,、搜索記錄等都提交給平臺,但這并不等于用戶數據就歸屬于平臺,,平臺使用這些數據時也應遵從嚴格的管理規(guī)范,,不能侵害用戶的合法權益或隨意將未脫敏的用戶數據流轉使用。
“用戶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產生的信息,,權屬如何,,一直是國內外法律界、互聯網行業(yè)關注的前沿話題,,目前尚無定論,,存在著不同的觀點?!蔽浵伣鸱笨偛门硪斫荼硎?,無論這些信息數據權屬如何界定,數據的收集者都應該在使用時合法合規(guī),,并確保這些信息的安全,,保障用戶合法權益,。
“這些數據信息與用戶相關,關系用戶利益,,但(目前行業(yè)操作中)并不一定歸屬于用戶,,或者為用戶所擁有?!比A東政法大學教授,、數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陜西大數據集團總裁王茜以醫(yī)療數據為例分析說,,個人健康檔案中的數據,,是個人付費醫(yī)療得來,其所有權屬于個人,;但醫(yī)療監(jiān)管類的數據,,用于統計及決策分析,屬于公共數據,,可以認為其所有權屬于相關政府部門,。
京東首席信息安全專家Tony Lee則認為,用戶是數據的實際擁有者和生產者,,但單個的用戶數據價值有限,,數據收集者對于合法收集的數據,需要在數據采集,、存儲,、計算、加工,、管理等方面投入巨大成本,,因此,數據收集方也應當有使用數據的合法權利,。
在高富平看來,,用戶數據與用戶的關系在于“來源”,而“來源”卻不等于“從屬”,,數據使用目前并不具備法律上的排他性,。因此,,數據控制者在愿意維護用戶權益的前提下,,有在用戶同意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用這些數據的權利。
構筑數據保護防火墻,,我們還需要做什么,?
多位與會專家建議,在制度設計上加快“數據確權”工作,,明確不同屬性,、不同種類數據的所有權,,在所有權之上充分探討使用權、交易權等問題,。
今年5月,,歐盟GDPR即將正式實施,全球化背景下,,在這部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法案面前,,中國互聯網行業(yè)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數據挑戰(zhàn)。
王茜認為,,厘清數據所有權需要政府細化數據目錄,。哪些是部門內部使用的,就采取數據交換的形式,;哪些是可以對外開放的,,就開放給社會公眾。所有權歸政府的數據,,外部使用必然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同意,,但所有權歸個人的數據,外部使用的約束力不夠,,這就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個人隱私的保護。
吳云坤建議,,加緊制定數據保護相關的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公民隱私數據的范圍,加大對于違法違規(guī)收集或濫用公民隱私數據,、侵害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的機構懲處力度,,盡快在全行業(yè)內形成數據保護的共識。
王茜還建議,,推動區(qū)塊鏈技術在數據共享及安全領域的應用,。“利用區(qū)塊鏈的特性,,推廣‘智能合約’,,實現數據在使用過程中全部留痕,可以清晰看到誰用過數據,、什么時間用過,、用來干什么?!?/p>
-
不時出現大數據“殺熟” 上網享便利 消費防算計
多家網絡電商平臺近期被曝出存在大數據“殺熟”行為,,即老客戶購買某種產品或服務反而比新客戶花錢更多。大數據“殺熟”現象,是否真的存在,?2018-04-24 07:21:53
-
商務大數據告訴你一季度網絡銷售什么最火
一季度全國農村網上零售額為2878.2億元,,同比增長34.7%。2018-04-19 19:03:45
-
大數據底線不能失守:嚴守法律公德 確保真實安全
近來,,有網友在微博爆料了一樁糟心事,。該網友是某網約車平臺白金卡會員,有時訂車會收到“普通車緊張,,免費升級商務車”提示,。2018-04-19 09:16:4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