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3月14日電 題:一技在身不怕貧困壓頂 技能扶貧提升脫貧“戰(zhàn)斗力”
新華社記者衛(wèi)韋華、劉能靜
王坤宏沒想到,,短短3個月的駕駛員培訓,就讓全家過上了一個不為錢發(fā)愁的春節(jié),。而年一過罷進入“用工荒”,,他更是成了勞務市場上的“香餑餑”。
38歲的王坤宏是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黃峪鎮(zhèn)魯家村人,家里5口人只有兩個勞動力,。2015年,,王坤宏的母親突發(fā)腦溢血,,治療花了近萬元,為了翻修危舊的老房子,,一家人還背著兩萬多元的債務,,這個平日靠種地和打零工勉強度日的家庭頓時陷入困境。
“最難的時候孩子的學費都交不上了,,住不起醫(yī)院只能把我母親接回家,,讓村診所的大夫開點藥?!碑斈?,王坤宏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文化程度不高,,又沒有一技之長,,除了季節(jié)性地去工地上找些零活干,賺錢的路對王坤宏來說很窄,。
七里河區(qū)位于蘭州市中南部,,有超過九成的面積都是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在七里河區(qū),像王坤宏這樣,,因勞動力素質不高,、勞動力轉移就業(yè)能力不足而無法脫貧的人占多數(shù)。很多貧困戶家庭因為缺技術,、缺經驗,,打工的機會和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很大差距。
近年來,,七里河區(qū)把強化技能培訓作為開展精準扶貧的關鍵措施之一,,按照“一鄉(xiāng)一品”的思路,,對有勞動能力和培訓需求的貧困戶分類進行訂單式勞務培訓,讓貧困戶“零成本”學技術,。
2016年,,王坤宏參加了七里河區(qū)政府組織的免費汽車駕駛培訓課程,拿到了駕照,。2017年,,他又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電焊培訓,獲得了“焊工證”,。這兩項技能讓王坤宏的年收入第一次超過兩萬元,。收獲了“技能紅利”,王坤宏鼓勵妻子也參加了家政服務培訓,,培訓后他的妻子很快就在一家賓館找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每月工資有2000塊錢。
“參加培訓后,,不僅活好找了,,收入高了,最重要的是能被人瞧得起了,?!蓖趵ず旮嬖V記者,打零工時常被人看輕,,沒少受冤枉氣,。“按照這個勢頭,,今年我們家就能脫貧了,。”王坤宏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他打算下半年報名參加出租車上崗培訓,,“出租車司機的工作比較穩(wěn)定,收入也高,,還能更方便地照顧家里,。”
精準扶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技能培訓使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憑借技能證書闖出脫貧新路。據七里河區(qū)就業(yè)服務局介紹,,近3年全區(qū)共組織了各類勞動力培訓26000多人,,先后培育打造了“阿干鎮(zhèn)廚師”“黃峪鎮(zhèn)司機”“魏嶺鄉(xiāng)家政”“西果園鎮(zhèn)巧手百合”等特色勞務品牌。為831位取得國家職業(yè)技能資格證書的貧困戶,發(fā)放補貼共計93.19萬元,。
-
貴州啟動“雙培”計劃助推民族地區(qū)脫貧攻堅
新華社貴陽3月13日電(記者肖艷)為助推貴州民族地區(qū)脫貧攻堅,,貴州省啟動民族地區(qū)“雙培”計劃,,將利用三年時間,,對有漢語言障礙的少數(shù)民族群眾開展?jié)h語言培訓及實用技能培訓,助力少數(shù)民族群眾和民族地區(qū)實現(xiàn)如期脫貧,。2018-03-13 20:27:05
-
“群眾不脫貧,,我就不離村”——藏族女干部索朗央吉的扶貧路
索朗央吉把群眾的期待,化成工作的熱情,,“只要是群眾來辦事,,我都會熱情接待,尤其是貧困群眾,,我會更加熱情”,。2018-03-13 16:58:48
-
雪域高原鄉(xiāng)村的脫貧路
2018-03-13 16:04:46

-
大數(shù)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