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2月17日電(記者霍瑤,、王井懷)一張桌,、幾個菜,,年夜飯里也能看出民生來,。脫貧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記者來到山西省永和縣奇奇里村,,跟脫貧戶一起品一品“飯碗”里的扶貧大變化,。
劉寧富是山西省永和縣奇奇里村人,女兒外嫁,兩個兒子長年在省城打工,。年三十,,一家人聚到了一起?!捌邆€盤子八個碗,,忙里忙外不得閑”,夜幕降臨,、鞭炮響起時,,豐盛的年夜飯上桌了。
碗里菜,,花樣多了,。“日子越來越好,,今年春節(jié)咱要過得喜慶,!”為了年三十的“團圓飯”,老劉買回了魚,、蝦和各種蔬菜,,還給孩子們買了牛奶、水果,。除夕夜,,村里年味正濃,,家家戶戶都在精心置辦年貨,、準備年夜飯,享受團圓,。今年老劉的小兒子劉記林下廚,,精心準備了一桌13道菜,有山西傳統(tǒng)的過油肉,、莜面,,有奇奇里特色“紅棗雞”,他還特別嘗試了一道新菜“剁椒魚頭”,,“年年有余嘛”,。
老劉說,以前可不一樣,。前幾年家里沒有冰箱,,進一趟縣城需要大半天,“也沒錢買東西,,打幾斤肉,,掛在樹上凍著。”
家里的餐桌,,也多了,。前幾年兩個兒子在外打工,老兩口在家,,怎么吃都湊合,,炕上吃、蹲著吃,,飽了就行,。去年,村里的扶貧干部給老劉家建了農(nóng)家樂,,還把奇奇里建成“攝影家影像村”,。外面來的客人越來越多,老劉一口氣買了四張大桌子,,可以接待幾十號人食宿,。去年僅這一項收入就有幾萬元。
圍著鍋臺轉(zhuǎn)的人,,換了,。以前,都是劉老漢上了年紀的老伴忙口吃的?,F(xiàn)在他們把小兒子劉記林叫回村,,一起經(jīng)營農(nóng)家樂。劉記林是個“80后”,,16歲就去城里的工地,、酒店等地方打工,學了一手好廚藝,。村里發(fā)展得好,,他動起了回家的念頭。去年,,在同齡人都往城市里跑的時候,,他帶著媳婦兒子回村當了農(nóng)家樂的主廚,比在城里賺得還多,。他用村里土雞燉的“紅棗雞”是一絕,,肉嫩汁美,來客都贊不絕口,。
不只老劉家,,整個村子都大變樣。幾年前,,奇奇里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民靠賣紅棗為生,全村700多口人中貧困戶就有108戶323人。短短兩年間,,在扶貧干部的帶動下,,奇奇里村發(fā)展認養(yǎng)農(nóng)業(yè)、民宿休閑,、鄉(xiāng)村旅游等產(chǎn)業(yè),,貧困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貧困發(fā)生率從51%降低到20%以下,。2017年底整村脫了貧,,老劉家成為村里第一批脫貧戶。
今年,,回奇奇里過年的人明顯多了,,小山村熱鬧起來。奇奇里村“第一書記”郭若橋粗略算了算,,以前村里過年不到100人,,今年至少有400人節(jié)前回到家鄉(xiāng)。
“脫了貧,,新的一年還要致富,,紅紅火火!”飯桌旁,,劉記林一邊上菜一邊說,。
像劉記林一樣,奇奇里村有好幾個年輕人準備回村,,“現(xiàn)在村里日新月異,,發(fā)展不比城里差?!遍_春后,,奇奇里在黃河邊打造的拓展基地即將開放,,城里的“棗農(nóng)”早已報名新一輪的棗樹認養(yǎng),,會有更多人來到奇奇里賞乾坤灣、看攝影展,、住農(nóng)家樂,。
吃完年夜飯,老劉拿出了在縣城里買的花炮,,一束束火光劃破夜空,,炸成了一朵一朵美麗的“花”,也點亮了山鄉(xiāng)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
核電基地里的年夜飯
對大亞灣核電基地的所有工作人員來說,,今天是個特殊的大年夜,但今天更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他們不能和家人團聚,,無法感受到除夕的喜慶,。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細致的工作確保了核電站的安全運行,。2018-02-16 07:23:48
-
梁家河:年夜飯上說變化
這個春節(jié),,梁家河村的許多村民都搬到位于鎮(zhèn)上的小區(qū)過年。2018-02-16 00:38:04
-
除夕團圓年夜飯,,品味家的味道
吃飯再無定式,,選擇日趨多元,這就跟日常生活一樣,,守著傳統(tǒng)不等于食古不化,,放下過去也未必是離經(jīng)叛道。多元意味著時代在向前走,,而無論怎么吃,、吃什么,一頓年夜飯的味道,,終究是要讓人心安的,。2018-02-15 07:51:59

-
走親訪友,你最怕聊到什么話題,?
2018-02-17 10:24:15
-
央視春晚竟用了這么多“黑科技”,,發(fā)現(xiàn)幾個?
2018-02-17 10:24:15
-
年夜飯這么“浪費”,!有網(wǎng)友卻點贊...
2018-02-17 10:24:15
-
冷空氣侵擾春節(jié)假期 今起中國部分地區(qū)迎雨雪
2018-02-17 10:24:15
-
各國歡迎中國游客:店員戴"會說中文"標識
2018-02-17 1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