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3日電(記者滕軍偉)考古學家近日完成萊州東海神廟遺址考古勘探,,出土了大量建筑和文物遺存,,并初步明確了這座祭海“國廟”的建筑規(guī)模和布局,。
在山東半島東北部的煙臺萊州,,在一片楊樹林的懷抱中,一抹紅墻分外顯眼,。走進大門,,左側至今仍保存一段廟墻,墻高5.5米,,厚1.5米,,這是遺址內(nèi)僅存的地上建筑。右側有巨石雕刻的赑屃,,由于年代久遠,,石像身體已經(jīng)嚴重風化,但腳部和背部的花紋仍清晰可辨,。遺址內(nèi)隨處可見雕刻著精美花紋的石柱底座和碑座,,還有不少鉆孔和回填的痕跡。
參與這次考古勘探的萊州市博物館陳列部主任張英軍說,,考古人員每4米打一個1.5米至2米深的探孔,,“初步確定了神廟的建筑規(guī)模和布局,,以及各建筑的功能,,進一步明確了東海神廟作為祭?!畤鴱R’的地位和價值?!?/p>
據(jù)史料記載,,萊州東海神廟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修建的“海水祠”,后經(jīng)歷代維修和擴建,,至民國時期,,東海神廟已經(jīng)具有東西兩跨院、前后各三進的院落規(guī)模,,總占地面積約40畝,。但由于海神廟地上建筑在戰(zhàn)爭中被毀,之前的研究主要來自史料記載和老人的記憶,。
萊州市博物館館長張玉光說,,這次考古勘探共發(fā)現(xiàn)各類建筑類遺跡40余處,以及大量遺存文物,,其中建筑遺址以明代為主,,文物遺存以宋代至明清時期居多,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歷史上,,東海神廟曾為皇家祭祀東海神的場所。據(jù)《海廟祀典考》《舊唐書》等史籍記載,,萊州東海神廟皇家祭祀始自唐代,,自宋代已成定制,明清兩代尤為重視,,至清光緒十六年最后一次祭海,,有文字記載的帝王祭海共有81次,沿襲千年之久,。
據(jù)史料記載,,除了皇家祭祀以外,民間也每年四次自發(fā)組織東海廟會,,廟會規(guī)模宏大,,不僅當?shù)厝藚⑴c,連環(huán)渤海和浙江,、安徽一帶的漁民也來祈求平安,。萊州東海神廟承載著兩千多年的海域文化,在周邊國家如朝鮮,、日本,、韓國也具有很大影響力。

-
2018春運來了,你打算怎么回家,?
2018-02-02 11:01:17
-
畝均論英雄,,浙江的這個嘗試會給企業(yè)帶來什么?
2018-02-03 08:35:31
-
張泉靈:時代扔掉你的時候,連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2018-02-03 08:35:31
-
魅力濕地·美麗中國:盤點中國最美濕地
2018-02-02 11:01:17
-
電信詐騙,、"毒跑道",,最高法發(fā)布2017年十大案件
2018-02-02 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