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題:王亞平:積極備戰(zhàn)空間站任務 為實現航天強國貢獻力量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
“偉大的時代為航天事業(yè)架起了天梯,,給航天員提供了平臺舞臺,?!蔽覈孜弧疤战處煛?、女航天員王亞平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新時代新征程,,作為一名正在積極備戰(zhàn)空間站任務的航天員,,她一定勇于擔當,、不負使命,,努力為實現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轉變貢獻力量。
?。保梗福澳瓿錾耐鮼喥?,是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
“天宮等重大科技成果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我感到非常振奮?!痹谔鞂m一號生活過的王亞平說,。
從天宮一號、二號到神舟九號,、十號,、十一號,從首次交會對接到首次太空授課……“過去的5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隨著祖國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伴隨祖國的強大而強大?!蓖鮼喥秸f,,未來空間站任務已經全面投入準備,中國航天人一定會繼續(xù)擔當起實現航天強國的使命責任,,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創(chuàng)造更多“中國奇跡”。
來自教育家孔子家鄉(xiāng)的王亞平說,,作為一名與青少年交流較多的航天員,,她深深感受到當代青少年的前途無限,中國的未來充滿希望,。
?。玻埃保衬辏对拢玻叭眨鮼喥皆冢常埃岸喙锔叨蕊w行的天宮一號里,,為全國6000余萬名師生成功進行了一堂長達40分鐘的太空授課,,反響熱烈,激發(fā)了很多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好奇心,。
“作為青聯(lián)的一員,在傳遞正能量,、引導價值觀方面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擔任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副主席的王亞平表示,,她一定要繼續(xù)堅持在青少年中間推進科普宣傳教育,,讓紅色基因通過航天的紐帶得到接續(xù),、發(fā)揚。
?。玻埃保纺辏冈?,包括王亞平在內的18名中外航天員,在山東煙臺海域參加了首次在真實海域開展的救生訓練,。訓練的地方,,離家鄉(xiāng)咫尺之遙,可她沒有回去過一次,。
“我把每次任務都當成是一次戰(zhàn)斗,,從不懈怠?!蓖鮼喥教寡?。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赴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
王亞平認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正是“紅船精神”在載人航天事業(yè)的生動體現。她說,,一代代航天人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不畏困難、身體力行,,造出“爭氣星”“爭氣彈”,,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情懷,,偉大的成就需要務實的擔當,,需要我們在各行各業(yè)立足本職崗位作貢獻?!蓖鮼喥秸f,,航天強國的藍圖已經繪就,站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起點上,,她和戰(zhàn)友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扎實工作,,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航天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