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8月28日電 熱點問答:安倍突然宣布辭職留給日本政壇的三大疑問
新華社記者沈紅輝 姜俏梅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下午在東京宣布,,因個人健康問題,,他決定辭去首相職務。截至本月24日,,安倍自2012年再次就任首相以來連續(xù)在位時間長達2799天,打破了日本首相連續(xù)在位時間最長紀錄,。安倍為何突然宣布辭職,?誰會是安倍的接班人?他宣布辭職將對日本內政外交造成何種影響,?
為何突然宣布辭職
按照自民黨總裁任期,,安倍首相任期原本還有一年有余,應執(zhí)政至2021年9月,。28日,,安倍在記者會上將健康問題作為突然辭職的主要原因。
據(jù)日本媒體報道,,安倍本月接受了兩次身體檢查,,病況難言樂觀,,他判斷自己難以再擔任首相。據(jù)安倍政府內部一些人士透露,,近來安倍食欲不佳,,開會時一臉疲憊。
除健康狀況外,,安倍政府近來也憂患不斷,。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經濟遭遇重挫,。不少民眾認為安倍政府應對疫情不力,,近來多項民調顯示,安倍政府支持率或創(chuàng)安倍2012年執(zhí)政以來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政府能夠長期執(zhí)政,本來也是在野黨不成氣候,、民眾消極選擇的結果,。長期執(zhí)政造成的自民黨態(tài)度驕縱、政府腐敗丑聞早已引發(fā)民眾不滿,。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出席記者會。 新華社發(fā)(Pool圖片,,弗蘭克·羅比雄攝)
誰會是繼任者
據(jù)日本媒體報道,,自民黨已決定9月舉行總裁選舉。由于自民黨和公明黨執(zhí)政聯(lián)盟在國會掌握絕對優(yōu)勢,,新的自民黨總裁將接替安倍出任日本新首相,。安倍在新首相組閣前將不設代理首相,繼續(xù)擔任首相,。
目前,,自民黨總裁選舉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常規(guī)方案,即由該黨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和基層地方黨員投票產生,;另一種是考慮到新冠疫情等因素,,不設基層地方黨員投票環(huán)節(jié),由國會議員和各地自民黨組織代表直接選出,。
據(jù)日本媒體透露,,自民黨將在9月1日舉行的自民黨高層會議上決定采取何種方案和日程。從主要候選人特點看,,選舉方案將對總裁選舉結果產生關鍵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自民黨內部反安倍勢力代表石破茂、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等人都是有力候選人。石破茂在自民黨基層人氣高,,地方黨員票占優(yōu),,但因缺乏自民黨主要派閥支持在國會議員票中處于劣勢。岸田等人則恰恰相反,,在國會議員票中占優(yōu),,但在基層人氣低。
分析人士說,,若采取第一種常規(guī)方案,,石破茂能夠“挾基層民意”制衡黨內派閥,勝出的可能性較大,;而若采取第二種方案,,自民黨黨內各大派閥或將展開激烈權力斗爭,由于安倍所在派系國會議員數(shù)量最多,,安倍所支持的候選人勝出機會較大,。
日本今后內政外交政策有何變數(shù)
安倍2012年再次執(zhí)政以來,日本內政外交政策保持了較強一貫性,,體現(xiàn)出強烈的“安倍”色彩,。經濟上,推行“安倍經濟學”,,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系統(tǒng)性結構性改革。內政上,,保守政策頻出,以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通過安保相關法案等尋求擺脫“戰(zhàn)后體制”,。外交上,強化美日同盟,,并開展“價值觀外交”提升日本國際地位,。
日本今后內政外交走向,將取決于誰繼任首相,。若岸田等人接替,,安倍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將得到大體繼承。而若石破“脫穎而出”,,日本內政外交政策可能出現(xiàn)一系列調整,。
分析人士指出,不論如何,近年來日本政壇的平靜局面已被打破,。安倍上臺以來,,日本政壇自民黨“一黨獨大”,安倍又壟斷自民黨權力,,強勢政府使日本政壇高度穩(wěn)定,。安倍突然謝幕,自民黨各派系勢必上演激烈爭奪,,朝野政黨斗爭也將步入新局面,。失去強勢領導人后,日本政壇可能步入一輪動蕩期,。
新聞鏈接: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