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1月12日電 題:落難溝村的改名“羅曼史”
新華社記者張亮
羅曼溝村位于六盤山西麓的溝溝壑壑中,一場初雪,,讓半山腰處新修的村史館紅色磚墻格外顯眼。走進村史館,,展板上的一段村莊“改名趣聞”成為這個小村莊百年變遷史的最佳注腳,。
羅曼溝村位于寧夏最后一個尚未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西吉縣馬蓮鄉(xiāng),村里人大多數(shù)姓安,,百年前屬于同一宗族,。“晚清的時候安氏先人為了躲避戰(zhàn)亂,,從甘肅蘭州向東逃難,,最終來到西吉縣馬蓮鄉(xiāng)的這道溝溝里落腳,所以這個村子最早就叫‘落難溝’村,?!绷_曼溝村村支書安發(fā)銀說。
小時候,,安發(fā)銀還能經(jīng)常聽到老一輩人把村子叫“落難溝”,,談起當年食不果腹的悲慘生活。新中國成立后,,村里人嫌“落難溝”太難聽,,漸漸地把村子叫成“落滿溝”村,寓意種的糧食落得滿溝都是,??墒牵翱嗉滋煜隆钡奈骱9躺教?、溝太深,,老百姓糧食“落滿溝”的念想多年一直落空。直到2014年建檔立卡時,全村還有近一半是貧困人口,。
精準扶貧開始后,,落滿溝村自然條件最差的一個組易地搬遷到黃河灌區(qū)。剩余的村民就在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奮力實現(xiàn)就地脫貧。隨著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大,,泥路變硬化路,,窯洞變磚瓦房,通了自來水,,有了寬帶網(wǎng),,日新月異的落滿溝村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升級著村民潛意識中對家鄉(xiāng)的期盼。
“村干部不知怎么常常在材料中把落滿溝錯寫成‘羅曼溝’,,后來村民們都覺得羅曼溝更好聽,,更符合現(xiàn)在村子的氣質(zhì),就索性將錯就錯把村名改為羅曼溝村,?!卑舶l(fā)銀說。
貧困村脫貧需要好顏值,,更需要好產(chǎn)業(yè),。2018年,幫扶單位固原市委組織部為了打造村民穩(wěn)定增收的肉牛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引來了金融“活水”,,協(xié)調(diào)銀行為羅曼溝村開通無抵押大額貸款綠色通道,最高單戶貸款額度達到100萬元,。
貧困戶安海明種著30多畝靠天吃飯的山坡地過了半輩子,,眼瞅著村支書靠貸款養(yǎng)牛發(fā)家致富,他也壯著膽子向銀行貸款30萬元,,建牛棚,、買鍘草機、進牛犢,,第一年養(yǎng)了21頭牛就賺了10萬元,。
如今,羅曼溝村幾乎家家養(yǎng)牛,,全村牛存欄接近1000頭,,累計發(fā)放的580萬元大額貸款只有3戶人家分期償還,其余都按時還款,。全村也在今年實現(xiàn)了貧困戶清零,。
落難溝不再叫落難溝,,落滿溝也已牛羊滿溝。安發(fā)銀最近總覺得村史館只有展板記錄這段歷史太蒼白,?!坝媱澑迕駛冋骷恍├衔锛旁诖迨佛^,,不然好日子過慣了,,后生們都不知道先人是怎么苦過來的?!彼f,。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