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增產4.1億斤的背后——江西克服疫,、汛“雙考”交出豐收答卷
新華社南昌9月21日電 題:早稻增產4.1億斤的背后——江西克服疫、汛“雙考”交出豐收答卷
新華社記者范帆
作為全國重要糧食產區(qū),,今年,,江西克服疫情和汛情的雙重考驗,夏糧再獲豐收,。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shù)據顯示,,今年江西早稻總產量達到129.3億斤,較上年增產4.1億斤,。
穩(wěn)定糧食生產,,首先要穩(wěn)定播種面積。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種糧大戶,、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日益成為糧食生產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直接影響糧食播種面積,。
工廠化育秧面積達2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2000元,、早稻面積占流轉面積90%以上的每畝補助100元……在種糧大戶夏文平所在的豐城市,當?shù)爻雠_政策重點支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水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種植早稻,確保在疫情下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
農資上門,、農機進村、農技到田……得益于各地政府的一系列有效應對政策和舉措,,今年,,江西省早稻生產克服疫情影響,播種面積比去年增加182.5萬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近5700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5580萬畝種植任務。
穩(wěn)定糧食生產,,還要不斷提高單產,。不少種糧大戶表示,從2017年起,,江西整合各部門農田建設資金,,統(tǒng)一提高投入標準,,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既有利于開展機械化作業(yè),,也提高了糧食單產,。
撫州市東鄉(xiāng)區(qū)虎圩鄉(xiāng)種糧大戶艾早有今年承包了2200畝農田種植水稻,比去年增加了400畝,。他告訴記者,,高標準農田將排灌渠道清淤疏浚、加深拓寬,,過去跑肥,、跑水的低產田變成了保肥、保水的高產穩(wěn)產田,,大規(guī)模機械化操作不僅降低了種糧成本,,畝均產量還比過去高出100斤左右。
糧食播種面積在疫情考驗下逆勢增長,,突如其來的汛情又給豐收帶來挑戰(zhàn),。在今年早稻收割的關鍵時期,持續(xù)強降雨天氣導致江西多地出現(xiàn)洪澇災害,,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最高水位,全省農業(yè)受災面積達到1316.9萬畝,。為克服汛情對糧食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江西受災地區(qū)干部群眾齊心協(xié)力和洪水“賽跑”,爭分奪秒搶收搶烘糧食,,努力做到應搶盡搶,、應收盡收。
余干縣康山鄉(xiāng)位于鄱陽湖畔,,嚴重的汛情導致當?shù)夭簧俎r田被淹,。康山鄉(xiāng)種糧大戶盧發(fā)旺告訴記者,,今年他家種了近百畝早稻,,僅用了三天時間,就趕在水位上漲前全部收割完畢,?!皳屖漳菐滋欤教幨鞘崭顧C在忙碌,,為了和洪水搶時間,,我連午飯都是帶到田里吃的?!北R發(fā)旺說,,多虧了政府緊急從外地調配收割機,,否則他家早稻要虧損10萬多元。
余干縣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朱志明說,,今年余干縣早稻播種面積達到92.1萬畝,,在洪水來臨前當?shù)鼐o急調配收割機搶收,高峰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500多臺收割機連續(xù)作業(yè),,近百家糧食烘干廠24小時運轉,,對搶收的稻谷進行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