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南8月24日電(記者焦鵬)白瑪的家鄉(xiāng)在西藏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zhèn)扎雜村,,這里風光壯美,民風淳樸,。近日,,記者隨“幸?;ㄩ_新邊疆”網絡媒體采訪團來到白瑪的家鄉(xiāng)——扎雜村,隨之而來的高原反應,,讓記者只能緩步而行,。
拼版照片:上圖是扎雜村山上的老房子;下圖是在山下建成的扎雜新村。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扎雜村平均海拔4600米,,村民們以前居住在海拔更高的山上,。2018年,當地政府在山下平緩地帶上修建了新村,,村民們陸續(xù)搬遷下來,,住進了新房。
眼前的扎雜新村,,一幢幢,、一排排房屋干凈整潔、錯落有致,,白色墻面在高原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扎雜村的村民們在廣場上逛集市。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記者來到村子中心的廣場,,想進一步了解扎雜村老房和新居的故事,。在廣場的集市上,遇到藏族小女孩白瑪,,她得知我的來意后,,熱情地邀請我去她家做客。
白瑪和她的媽媽在家門口合影,。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白瑪的家在廣場的北面,,進門有一個小院,室內房間布局合理,、寬敞明亮,,客廳一角擺放著一臺叫“塔尺”的織布機,上面印著“扶貧”的字樣,。
白瑪和她的媽媽坐在客廳里,。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白瑪的媽媽端上酥油茶,一邊喝著酥油茶,,一邊和我聊起新房的事情,。白瑪的媽媽說,以前住在山頂上,,房屋密集,、布局混亂,排水系統落后,。新村建成后,,她們就搬了下來,村里配套設施齊全,,房子住起來也舒適,。
據扎雜村黨總支部書記扎西平措介紹,,2018年,扎雜村搬遷安置項目落地,,目前已有169戶七百多人搬遷至山下新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進新房每戶只需自籌1萬元,。新村水,、電、路,、訊,、網等設施全部配套到位,修建污水處理站1座,,文化休閑廣場1個,,入戶道路和主干道互聯互通。
扎西平措說,,扎雜村以傳統畜牧業(yè)為主,,同時探索“黨員+貧困戶+集體經濟”發(fā)展模式,組織留守婦女參加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如今,,全村貧困戶都已脫貧。
這是哲古鎮(zhèn)扎扎小學,。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翻開白瑪的作業(yè)本,,一排排紅色的對勾映入眼簾。白瑪告訴我,,她是哲古鎮(zhèn)扎扎小學三年級學生,,學校采用雙語教學,有宿舍,、操場,,還有種滿各類植物的“天光走廊”。
據了解,,扎扎小學就在村子旁邊,,一到六年級共有147名學生、25名教師,,設有學生宿舍和老師周轉房,。由于處在高海拔缺氧地區(qū),學校將走廊打造成“天光走廊”,,種植大量植物,,補充氧氣。
這是扎扎小學的校園環(huán)境,。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這是扎扎小學的三年級教室,。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這是扎扎小學三年級學生白瑪,。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喝下一杯酥油茶,了解了扎雜村改善村民居住環(huán)境,,提升教育質量的情況,,在和白瑪告別時,我留下了聯系方式,,叮囑她好好學習,,過段時間告訴我家鄉(xiāng)的新變化。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