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2月3日電(記者韓宇 楊思琪 何山)一邊接受康復治療,,一邊在學校正常上課,,這對于8歲的黑龍江省腦癱患兒李松濤來說,,是份寶貴的禮物。
在出生后11個月,,小松濤的身體表現(xiàn)出異樣,,“別的孩子會走路,他總是站不穩(wěn),,吃飯也得大人喂……” 李松濤的奶奶劉繼榮說,,后來孩子被確診為先天性腦癱,。家人一度對小松濤正常上學不抱希望。
2018年初,,得益于哈爾濱市南崗區(qū)教育局為特殊孩子開辟就學“綠色通道”,,小松濤有幸成為王崗鎮(zhèn)中心小學的一名學生,開始隨班就讀,。在這條不同尋常的人生路上,,小松濤身邊的老師們?yōu)樗G斬棘,播撒希望與信心的種子,,帶去成長的快樂,。
在李松濤看來,班主任老師張穎慧是他在學校里最親的人,。去年初剛到學校,,他不能走路,張穎慧“既當老師,,又當媽媽”,。因為廁所在教學樓室外,他每次上廁所,,都得張穎慧背著,、抱著。有一次,,張穎慧發(fā)覺他快憋不住了,,二話不說背起他往廁所跑,但還是沒來得及……
后來,,經(jīng)過康復訓練,,李松濤可以自己慢慢走路了。張穎慧便在教室同一層樓的水房一角,,放了一個小瓶子,。只要想尿尿了,李松濤就悄悄從教室后門出去,,自己到水房解決,。等下課了,張穎慧再來換瓶子,。這成為師生倆的小秘密,。
因為右手沒有力氣,李松濤寫的字橫不橫,、豎不豎,,張穎慧手把手教他?!安灰?,慢慢來”“這一筆再長一點”“要一筆一畫寫”……慢慢地,,在老師鼓勵下,李松濤寫字有了很大進步,。
前不久,,學校組織籃球操比賽,全班孩子一起上陣,。但跑跳,、拍球這樣簡單的動作,對李松濤來說都是無法完成的任務,。為了讓他參與其中,,張穎慧讓他負責為班級舉牌子。舉時間長了,,李松濤拿不穩(wěn),張穎慧就坐在地上扶著他……
“在學校,,這些特殊孩子得到受教育的機會,,他們也把自己的堅毅、樂觀,,傳遞給身邊健全的同學,。”王崗鎮(zhèn)中心小學副校長王萍說,,很多學生一看到李松濤他們幾個,,就會主動幫他們拿書包、搬凳子,。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助人為樂,,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每天放學后,,李松濤都有額外“課程”,。在黑龍江博能腦癱患兒救治救助中心,有好幾位康復老師,。帶他進行懸吊訓練的老師叫馬洪霞,,負責體能訓練的叫刁奎文,負責手功能訓練的叫李博文,,按摩老師叫趙?;邸@些年輕人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感情。
康復中心負責人張春媛說,,中心距離學校只有幾分鐘路程,,孩子們能學習、訓練兩不誤,。據(jù)介紹,,這個中心是由社會愛心人士賈秀芳捐助,,所有康復訓練都是免費的,中心還為孩子和家人提供免費午餐,,部分腦癱患兒可以在中心免費居住,。
張春媛的兒子、12歲的潘雷也是一名腦癱患兒,,如今在中心附近一所中學讀初中一年級,。每天晚上,小伙伴們聚在康復中心里一起玩耍,,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潘雷熟悉歷史知識,常常給稍小的孩子們講故事,、講歷史,,每次李松濤都認真聽,管潘雷叫“小老師”,。
從咿呀學語到學走路,,從奔波在各大醫(yī)院到輾轉(zhuǎn)于各個康復中心,從農(nóng)村老家搬到哈爾濱市區(qū)……對李松濤來說,,一直是奶奶照顧他,、陪伴他。
為了多賺些錢,,年近六旬的劉繼榮要打兩份工,。每晚十二點到第二天凌晨六點半,她要在一家做漢堡的車間上夜班,;白天則在康復中心做保潔員,,一天下來只能歇幾個小時。奶奶的辛苦,,李松濤看在眼里,,“奶奶的皺紋多了”,懂事的他從不主動要求買零食,,不讓奶奶為自己操心,。
對于李松濤來說,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愛,讓他已走出最初的陰霾,,走向快樂的生活,。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