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題:單秀榮:我這樣領到新中國第一張身份證
新華社記者楊牧,、張爽
“我算是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張身份證的人。”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34年,,單秀榮說起那段經(jīng)歷依然記憶猶新,。
在身份證制度普及以前,證明身份是一件繁瑣的事情,。當時的歌唱演員單秀榮為了領取灌制唱片所得的匯款,,必須要向郵局出具證明自己身份的文件——介紹信。因為這樣,,她常常在郵局和劇院辦公室兩個地方往返,。單秀榮回憶,雖然郵局的工作人員早已熟悉她,,但是按照規(guī)定,,還是必須每次都開具一張介紹信,“真是太不方便了,?!眴涡銟s說。
除了介紹信以外,,上世紀80年代初期能夠證明身份的材料還有戶口本,、軍官證等,但因為沒有統(tǒng)一的身份證明文件,,造成了很多地方辦事效率低下,,甚至因為身份證明容易造假而造成社會治安等問題。
建立統(tǒng)一的公民證件制度的要求迫在眉睫,。
1983年5月9日,,公安部在給中央的《關于加強和改革公安工作的若干問題》的報告中正式提出“提請國家立法,實行公民證制度”,,隨即開始籌備發(fā)放居民身份證工作,;1984年,北京市東城區(qū)朝陽門派出所成為第一代身份證頒證的試點單位,,8月31日那天,,成為了單秀榮最難忘的日子,“那天傍晚我們大院里掛著紅旗,,張燈結彩,,特別隆重?!钡搅爽F(xiàn)場民警告訴單秀榮,,要第一個發(fā)給她,“成為第一個領到身份證的居民,,特別高興,?!?/p>
領到身份證的幾天后,單秀榮就去郵局嘗試了一次,,當時郵局的工作人員拿著這張身份證看了半天,,“他說,這是真的嗎,?我說剛發(fā)的,。對我來說這是新鮮的事,對這些辦事人員來說也是一件很新鮮的事,?!?/p>
2001年,北京市警察博物館聯(lián)系到單秀榮,,希望收藏這張建國后的第一張身份證,。“它跟隨了我20年,,這20年間幫我辦成了很多事,。”單秀榮說,,“我很榮幸成為了這段歷史的見證人,。”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