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楊皓(中)在延安市延長縣七里村鎮(zhèn)崖頭村采訪當地村民
??? 【演講稿】把根扎在基層沃土中 用真情奉獻新時代 ——我與貧困地區(qū)的故事
??? 大家好,我是參編部的楊皓,,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叫《感謝貧窮》刷爆了微信的朋友圈,,今天我也想和大家分享幾個在貧困地區(qū)采訪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時常讓我思考: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該如何把根扎在基層的沃土中,、如何用飽含真情的筆墨書寫新時代。
這里是四川涼山,,惡劣的氣候,、落后的交通,艾滋病,、毒品,,幾乎所有的貧困因素都可以濃縮在其中。
我們去的時候是11月中下旬,,一百多公里的路,,足足開了7個小時。懸崖就在車輪外不到幾米的地方,,從車上往下看,,只能看到滾滾江水,搓板路把我們整個身子都顛散了架,。
這里是美姑縣俄普村,,在一個墻上滿是裂縫的土坯房里,71歲的村民馬海果果一臉木然,。
那時正值彝族年,,然而,馬海果果和7歲的小孫女卻沒吃過一頓肉,,玉米和土豆就是他們的年飯,。小孫女5個月大時,父母離異,,父親染上毒品,,把所有值錢的家當都賣了。2歲時,,父親終因感染艾滋病身亡,,年僅31歲。馬海果果說到這時,,狠狠地吸了一口煙袋說:“最恨的就是毒品,,害了多少人,!還奪走我的兒子,留下可憐的小孫女,?!?/p>
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北京,一直局限于我們的“格子間”,,那么我們想象不到貧窮,、毒品給大涼山帶來的傷痛。
這是我當時拍攝的一些涼山小孩子的圖片:氣溫差不多已跌至一年中的最低值,,白天平均氣溫只有0攝氏度,,但他們穿的衣服很薄也很破,當我問他們冷不冷的時候,,有個孩子回答說,,冷,但這已經是家里最厚的衣服了,。
采訪回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母親,每當看到自己的孩子香甜酣睡時,,我總會想起這些孩子無助,、恐懼的眼神,會想起在小孩子家中看到柜子上擺放的一個個針管被他們當成玩具,,也會想起采訪結束時孩子們露出的羞澀的笑容,。伴隨著這些感受,我采寫了相關稿件,,促進了相關問題的解決,。
如果說涼山的極度貧困讓我震撼、心疼的話,,那么在革命老區(qū)陜西延安,,我則感受到了貧困地區(qū)人民對脫貧無比的渴望和期盼,這一次,,我決定把身上的責任變成行動,。
在延安市延長縣崖頭村,我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了7天,,在這個剛過國家貧困線的小村莊里,我和村民們建立了一份長久的友誼,。回來后的一段時間,,我一直和村支書吳翔保持著聯(lián)系,,就是照片中這個樂呵呵的吳翔大爺,他像長輩一樣關心我過得怎么樣,,也會說說這幾年農村的新變化,。去年八九月份的時候我再次接到他的電話,,得知由于電商的興起,村民們不會上網,,導致當地大量蘋果滯銷,。我隨后幫他們建立了微信群:一方面,把自己和分社小伙伴知道的電商途徑告訴他們,;一方面,幫他們聯(lián)系北京團購群的群主,。下班后,,我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蘋果拿給群主品嘗,后來我又寫了互聯(lián)網營銷方案發(fā)給村支書,,建議他們與時俱進,,而我也將一直是他們的堅強后盾。
2014年在領導和老師的安排下,,我有幸更為廣泛和深入地與貧困地區(qū)結緣,,先后參與了精準扶貧、直過民族等大型調研,,小分隊的足跡遍及祖國最偏遠,、最艱苦和最貧困的地區(qū)。
正是有了前期的積累,,2016年在領導帶領下,,我牽頭組織了精準扶貧工作盤點調研,調研之初,,我和分社小伙伴反復討論調研角度,,既要全景式地展現地方的成效,也要客觀直面扶貧工作的痛點,、難點,。討論中我們有困惑、有爭執(zhí),、有歡笑也有淚水,。
記者初稿完成的時候,正值我懷孕足月,,老師們見到我,,總會問“怎么還不回家待產?”因為我參與了前期的工作,,比較了解情況,,其中涉及多張對比圖的編排、篩選以及和記者進行細節(jié)溝通等等,,我還是決定留下來把稿子編出來,。
編輯完稿件的那一刻,,我終于松了一口氣,感覺這組稿子用了心,,盡了力,。隨即我便收拾待產的東西準備入院,幸運的是,,三天后我順利地生下了寶寶,,在住院期間,我聽到這組調研引起領導同志重視的消息,,我想這也是冥冥之中我與貧困地區(qū)人民的不解之緣吧,。這是我所見所聞所感的貧困地區(qū),我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伴隨著這些貧困故事一步步成長,,還有更多像我一樣的新華社記者投入到脫貧攻堅這場戰(zhàn)役當中,,奉獻著自己。
感謝新華社,,讓我有機會用筆記錄貧困地區(qū)的人,,用力量去幫助整個貧困群體,用家國情懷去見證脫貧攻堅,。每當想到這的時候,,心生感動,充滿責任與溫暖,,未來就在眼前,,只有堅定信心,勇往向前,。
??? (楊皓,,新華社參編部編輯,2010年入社,,清華大學碩士,。深耕民生、文化,、環(huán)保等領域報道,,曾組織策劃并參與采寫精準扶貧、直過民族,、文物保護,、孔子學院等重大調研。牽頭組織的影視行業(yè)亂象,、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等多組稿件產生較大影響,。多次獲得社級好稿、總編室通報表揚、總編室表揚稿,。多篇稿件得到領導同志重視,,推動相關問題解決。曾獲得全國地質調查好新聞,、廣州亞運會新聞服務優(yōu)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