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让飞机成为粉丝“流动应援场”-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13 08:55: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绝不能让飞机成为粉丝“流动应援场”

字体:

  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日前自己与国内某男团中的成员乘坐同一航班,在飞机起飞前及落地后,该组合成员的多名粉丝从座位挤到头等舱附近围观拍照,导致通道拥堵。经核实,当天航班上,航司按规范配备了两名安全员,机组人员劝阻未果。机场和航司表示,今后会加强防范,保障每位旅客的人身安全。

  粉丝围堵登机口拍照、冲进值机柜台跟踪、钻机票退改费漏洞……近年来,飞机、机场成为追星“战场”之事时有听闻。必须清醒认识到,公共空间不容任性践踏,“无脑”追星绝不能惯着。

  飞机是承载公共安全的特殊空间,不是满足个人私欲的追星舞台。根据航空安全规范,飞机滑行、起降阶段,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保持座位不动,这是保障应急逃生秩序的基本要求。粉丝为拍摄偶像,不仅堵塞前后通道,更在机组人员多次劝阻下拒不配合,这种行为已严重扰乱航空器秩序。而且,机舱内无序聚集可能导致紧急情况下逃生通道堵塞,甚至因人群移动引发配载失衡,对飞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更遑论,当多数乘客被困座位、无法正常下机时,粉丝的“疯狂”早已侵犯了他人的出行权益。

  文明理性追星,是一个粉丝的基本操守。“任性”背后,是对法律边界的无知与漠视。从法律层面看,《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将“扰乱航空器内秩序”列为违法行为,可处警告、罚款乃至行政拘留;民航局 2018 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粉丝接送机、跟机现象管理的通知》,更是将“机上扰乱秩序”纳入限制乘机情形,涉事者可能被禁飞一年。

  人身安全和公共秩序无小事。对于这种罔顾底线的非理性追星行为,不能等闲视之。航空公司应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屡教不改者,更应将其列入“黑名单”,让他们为自己的冲动行为付出代价。 飞机、机场不能成为追星的场所。整治“机闹”追星,还要斩断畸形饭圈的利益链条,引导粉丝理智追星,不要盲目跟风。从雇粉丝营造“顶流”假象的经纪公司,到泄露明星行程的“内鬼”,再到纵容非理性应援的平台,资本驱动下的“饭圈经济”早已将粉丝文化异化为无视规则的狂欢。当“为爱豆疯狂”成为炫耀资本,当突破公共秩序被视为“追星勋章”,一些人的规则意识正在被病态文化侵蚀。北京市文旅局要求演出经纪机构引导粉丝应援行为,正是从源头治理的关键一步——明星及其团队若默许甚至利用粉丝狂热谋利,就必须承担连带责任。

  公共空间的文明,始于对规则的敬畏。飞机、机场作为公共交通枢纽,承载着无数人的出行安全,容不得任何人为一己私欲破坏规则。对“机闹”追星行为,不能仅有道德谴责,还应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该拘留的拘留,该限飞的限飞,该追责的追责。唯有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以儆效尤,让“追星”守住安全底线,不再疯狂。

  追星是个人自由,但绝不能罔顾公共秩序和他人权益。当粉丝举着手机堵塞通道时,他们挡住的不仅是乘客的去路,更是文明与规则的底线。整治粉丝疯狂追星,需要航空公司严格执行安全规范,机场加强安保预案,法律亮剑形成震慑,简而言之,需要整个社会对畸形饭圈文化说“不”。

  唯有让公共空间的规则高于个人狂热,才能不让追星成为公共安全的隐患,让每一次飞行都回归安全与秩序的本质。 (瞿周)

【纠错】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