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来,有多家知名宠物店出现闭店或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动辄充值数万元,给宠物提供高端寄养、高端洗护的宠物店,成了消费者维权热点。
宠物店是靠手艺吃饭、靠口碑维系的生意,盈利空间有限,注定了这不是一个谁融资多、烧钱多,谁就能赢的资本游戏。宠物店也开始“跑路”了,说明宠物行业亟须“去泡沫”。如一家被曝难以为继的高端品牌宠物店,曾对外展示出这样的形象:20万元的楼梯、法拉利汽车接送、美容服务上千元一次。
但这些所谓高端、奢侈的感受,却是针对宠物主人设计的。对宠物来说,其快乐取决于日常陪伴、规律饮食、适量运动,以及熟悉环境带来的安全感。
豪华装修,高档设备,如此开店意味着前期的高投入。高额会员充值确实可以收回一定现金流,但经营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服务流水,而不是寅吃卯粮的预付费游戏。一旦资金链断裂,关门“跑路”就是大概率的事。
有些人想复刻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模式来重塑宠物行业:标准化、连锁化、会员制、烧钱博流量、扩张抢市场等。但事实证明,这种重包装、轻服务的套路,在宠物行业未能复制成功。
一家宠物店是否能有回头客,高度依赖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一个招牌美容师离职,就可能带走一批客户。正因如此,那些依赖包装、炒作、高估值融资“堆砌”起来的宠物店被市场淘汰,并不奇怪,也未必是坏事。
一方面,这对市场发出了警报,提醒行业监管不能缺位,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追责机制,避免宠物行业陷入“预付费陷阱”;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消费者,养宠不等于炫宠,与其迷信高奢标签,不如用科学的养宠理念取代盲目的情感投射。
宠物行业也该“去泡沫”了。随着行业监管完善、消费者日渐成熟,那些真正专注于专业服务与标准化运营的宠物机构,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毕竟,最终能赢得市场的,也只能是服务本身。(马青)
【纠错】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