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防衛(wèi)大臣赴美“告狀” 美國靜觀日韓對抗
????原標題:軍情銳評:日防衛(wèi)大臣赴美“告狀” 美國靜觀日韓對抗
????日本與韓國自2018年12月20日發(fā)生“雷達照射事件”以來已經過去一個月,,但由此引發(fā)的兩國爭端卻未有絲毫平息的跡象,,甚至正逐漸升溫并演化成長期沖突。這一事件何以會令日韓官方“杠上”,挑動起兩國民間如此高漲的對立情緒,?作為兩國盟友的美國又為何至今仍在“靜觀”?
????日韓主要在爭論什么
????韓方表示,,2018年12月20日韓國海軍“廣開土大王”號驅逐艦在東海搜索遭遇海難的朝鮮漁船,,由于當時海上氣象條件惡劣,出于人道目的啟動了雷達進行搜索,,而在此過程中與在附近海上飛行的日本自衛(wèi)隊P-1巡邏機遭遇,。
????但是就雙方艦機當時的“互動”方式,雙方的說法有著很大的差異,。而核心的爭論主要有3個:有沒有用火控雷達照射,;日本巡邏機的飛行方式;日本巡邏機發(fā)出的提醒,。
????韓國驅逐艦到底有沒有用火控雷達照射日本巡邏機,?日本表示確認巡邏機被火控雷達特有的電波多次照射。韓方則主張韓國驅逐艦“僅通過雷達攝像頭進行了追蹤,,并未發(fā)出電波”,。
????關于日方巡邏機的飛行方式,韓方主張巡邏機采取了在韓軍驅逐艦上空低空飛行的“異常行動”,,要求日方道歉,。但日方則表示巡邏機一直保持在足夠高度距離的狀態(tài)下飛行。
????最后,,日方指出本方巡邏機使用3個無線電波段發(fā)出提醒,,嘗試確認韓方雷達照射的意圖,但未獲回應,。對此韓方的回復則是“有雜音,,沒有聽到”。
????兩國爭端為何“沒完沒了”
????自“雷達照射事件”發(fā)生之后的1月時間里,,日韓兩國防務部門以及外交部門進行了頻繁的“隔空互懟”,,官方精心制作視頻材料互相指責,組織多輪高級別會談進行“坦率交流”(仍未能消除基本認識分歧),。
????兩國官方的言語交鋒用詞已經非常嚴厲甚至帶有情緒化,。而在兩國陸續(xù)發(fā)布的多條所謂揭示事件真相“以正視聽”視頻下面,日韓網友的留言則是充斥著辱罵以及貶損對方的用詞,。
????對于日本為何開始就把事件“搞大”,,后續(xù)仍如此“不依不饒”,韓國《韓民族日報》認為,,在日韓因歷史問題尖銳對立之際,,安倍想借此事擴散“韓國是在軍事上也無法信任的國家”的情緒,,另一方面也有通過渲染對周邊國家的“厭惡”情緒,繼續(xù)強化其擴張軍力以及修改憲法的政治立場,。
????另外日本如此強硬,,似乎也有感情上“難以接受”的因素,如有日本網友留言,,俄羅斯頻頻對日本施以軍事壓力,,美國“老大哥”也總是對日本“頤指氣使”,為什么現在連韓國都可以這么做了,?前防衛(wèi)大臣小野寺五典強硬表示:“如果這一問題有半點怠慢,,就會造成政治失信,我們(日本)同韓方不能協(xié)議,,應該是抗議,。”
????而韓國“寸步不讓”的理由似乎更充分,。韓國即將迎來“三一抗日獨立運動”百年,,系列的紀念活動都牽扯韓日兩國間最敏感的歷史問題。近一段時間,,韓國解散與慰安婦問題相關的“和解·治愈財團”,,以及韓國大法院判決日企賠償強制征用勞工。共同社評論稱,,在這樣的氣氛中,樸槿惠時期參與達成《韓日慰安婦協(xié)議》的外交官也身處風口浪尖,,對于時下正在處理韓日爭端的韓方政府人員來說,,這就是前車之鑒。
????另外韓國民意在對日問題上也可算是“眾志成城”,,韓國輿論調查公司“REAL METER”14日公布調查結果稱,,有關文在寅政府對雷達照射問題的態(tài)度,回答“應該更強硬”的回答約占46%,,另一方面“應該克制”的回答約占13%,。
????美國“靜觀” 不愿當“仲裁者”
????外媒報道稱,15日開啟訪美行程的日本防衛(wèi)大臣巖屋毅,,此訪的部分使命是“告狀”——可能會向美國出示所謂自衛(wèi)隊巡邏機被火控雷達照射的“確鑿證據”(雷達的電波信息),,以讓美國“主持公道”。
????日韓各執(zhí)一詞寸步不讓,,“美日韓”軍事合作機制將遭受連帶沖擊,,共同社評論稱“日韓死結”或許需要雙方的共同盟友美國來幫助解開。日本有自民黨議員建議,,請美國來仲裁,,“讓美方去證實韓國的行為危險”,。但是美國對于擔任仲裁者一角非常謹慎。
????共同社報道稱,,16日,,巖屋毅與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舉行會談,雙方確認,,即使在“雷達照射事件”導致日韓關系惡化的當下,,在應對朝鮮等方面日美韓三國威懾力仍不可或缺。巖屋毅再次承諾繼續(xù)就“雷達照射事件”同韓方展開磋商,。針對這一敏感事件,,美方仍不愿介入太深,只是規(guī)勸日韓要顧大局,,搞好團結,。
????無論是日本、韓國和美國都在講,,日韓的防務合作很重要,,需要盡快解決爭端。但是日本和韓國在“雷達照射事件”上的基本事實認識分歧都難以消弭,,而雙方一再強調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方“承認錯誤并道歉悔過”,,就顯得更加遙不可及了。期望日本或者韓國“讓步”很不現實,,或許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是將“雷達照射事件”冷在一邊,,但是就目前而言,似乎兩國從官方到民間在這一爭端上都充滿熱情,。(文/董磊)